两会这一中国一年一度的政治大事,已成为世界观察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经济外交政策、社会民生的重要窗口。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刊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的文章称,2017年,当西方各国内部政治力量的对立成为“新常态”,世界开始把眼光转向中国。关注中国,成为各国关切自身利益的必需。
美国彭博新闻社发表文章称,“总理记者会”“政府工作报告”“外长记者会”等都是中国两会中的重头戏,令人期待,而政府关于今年GDP增长目标的措辞尤为值得关注。
美联社也对中国两会予以关注,认为两会将有助于外界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进行分析和判断,预计“金融稳定”和“可持续增长”将是重要议程。
俄塔社驻北京记者罗曼·巴兰金说:“多年来,世界都惊讶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后,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中国如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尽管遭遇内外各种困难,中国政府并没有放弃一些大型倡议的落实,例如‘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事关许许多多人的福祉。”
捷克前任总理顾问奥斯卡·克莱伊齐教授表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率调至6.5%,并对钢铁、煤炭等产业明确提出了减产能的措施。这体现出中国经济正在向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不盲目追求增长数字,而是把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放在首位。其实,即便是6.5%,也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了,比欧洲、美国高出很多。今年一月,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提倡包容性的全球化。中国的这一主张与正在趋向保护主义的美国政策有很大不同。应该说,在过去的后殖民主义时代,西方凭借资本原始积累、技术革命以及文化沙文主义,在国际交往中获得了单方面优势,西方从非对称的国际交易中捞取了巨大的单方面利益。中国主张的包容性的全球化将改变这一不公正国际现象。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带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共同发展,这就是包容性的全球化的具体实现。而中国在文化领域的进步和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比十年前和今天西方如何庆祝中国春节,就可以很容易看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估算,201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鲍勃·卡尔认为:“没有中国的发展世界经济会陷入危机,这是中国可以给世界带来多大变化的最好证明。在我看来,从现在到2030年,中国预计会有6.5亿人口进入到中等收入阶层,这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尤其像澳大利亚的公司。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将由中国来引领。”
“中国正在为全球治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国际社会应该欢迎中国提出的原则和倡议,中国梦与世界梦已日益联系在一起。”这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的生动总结。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3.6 任鹏 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