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02日 星期四

    种粮大户毁约弃耕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02日   01 版)

        山东省武城县地处鲁西北平原,是传统农业大县。2014年,在北京做红木家具生意的老闫在武城县流转了8749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两季作物,流转期限为10年。然而,记者近日再次来到他的农场,发现已人去楼空。“这两年,我因粮价过低赔了1600万元。现在已经回到北京继续做生意。原先流转的土地退给了农民。”老闫说。

        在武城县,像老闫这样“毁约弃耕”的种粮大户还有不少。截至2016年年底,武城县有1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户、500亩至1000亩的种粮大户3户;而201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户、23户。菏泽、济宁等地不少种粮大户反映,这两年玉米价格下跌幅度太大,按玉米亩产600公斤计算,这两年每亩少收入四五百元,“种地越多,赔钱越多”,为了自保,只能“毁约弃耕”。

        对于种粮大户“毁约弃耕”的行为,不少农民很无奈。“大户跟我说,要是不接受退地,今年租金就付不起了。大户不按合同办事,我们农民没办法啊。”济宁一名农民说。

        受访的“三农”专家认为,2014年以前粮价较高时,一些原先农业领域以外的“新手”带着资金涌入农村,当遭遇自然灾害、粮价下跌等突发状况时难以有效应对,就选择“毁约弃耕”。随着种粮大户退地,不少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大幅走低,与往年相比每亩约下降一两百元,降低了农民收入,这恐将影响农民收益和粮食安全。

        (《瞭望》2017年第8期 潘林青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