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02日 星期四

    “公言”与“私语”须明确使用区域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02日   06 版)

        当前舆论场上出现的众多满是戾气的争执,很大部分源自“公私领域”的难以明确区分,而区分公私领域,语言的使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这两年许多人从微博退回到微信朋友圈,正是由于不习惯相对公共化的微博上口水四溅、秽语横飞的表达习惯。公共空间的观点表达,与私人交友圈的言辞随意,应该有明显甚至根本的区别。

        因应不同的语境,而采用不同的对应方式,本是中文的特色之一。虽然现代社会追求交流的直接与简化,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套话语走天下,甚至用语言暴力横扫一切。几乎各国的语言里,都会有“敬语”的设置。像汉语里对长辈或陌生人称“您”,书信往来时称“先生”“君”“兄”等等习俗,在电子邮件与社交软件上经常被忽略。用这些敬语来表达善意与拉近距离的功能,也就消散于无形。不能有分寸地使用得体的语言,恐怕也是网络讨论容易产生戾气与冲突的主因之一。

        网络在拆除陌生人的交流障碍之外,也容易造成表达的公私不分,亲疏不分。提倡区分公言与私语,并非人为制造繁文缛节,语言学界有“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形态制约思维方式”。在学术讨论中,当一位讨论者使用“笔者”“吾人”“我们”等代词,可以看作不会将个人情绪、特殊经验凌驾于普遍性讨论之上的一种保证。而动辄用道德化的标签如“直男癌”“圣母婊”“渣男”来指称他人,制造了一种“先戴帽子再打棒子”的粗暴语境。像“鲁迅是不是渣男”这样的讨论,先天就被框囿成了口水骂战,字数再多也不可能获得有效的结果,遑论陈寅恪所言“了解之同情”。

        食无定味,适口为佳,美好语言的标准无非两条:有效,悦耳。在人人想着创新的年代,自觉认知与坚守语言的底线,或许才能让我们的母语故乡变得更加美好。

        (《人民日报》2.2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