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同济大学的“吃”算得沪上高校一绝,“吃在同济”似乎也已成为同济的标签。
如今已七老八十的同济老校友都认为当年同济的伙食的确办得不错,他们甚至都还记得食堂里有道菜:底菜是鸡毛菜,上面有一块大肉或者鱼之类的,很受欢迎。他们都认为,伙食好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党的政策好,另一方面就是学校肯动脑筋,食堂师傅的烹饪水平也较高。
同济食堂有一个绝招,就是每个星期总有一天的菜特别“实惠”,青菜是青菜、肉丝是肉丝,荤菜比平日要多一些,同学们称之为“打牙祭”。这一天上海很多高校学生通过“中学同学”、“老乡”等途径被吸引到了同济,同济食堂往往供不应求,“吃在同济”的名头也就不胫而走。
上海交通大学向隆万教授回忆:我是1958年考进同济工民建专业的,后改读数学专业,1960年起被送到复旦数学系代培。当时,我经常复旦、同济两边跑。同济伙食好,实在很吸引人。这其中除了同济食堂饭菜的确做得比较可口以外,还应该与两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当时复旦属宝山县,只能享受郊区待遇,而同济属杨浦区,享受市区待遇,待遇比复旦好,当时已有同学说“玩在复旦,吃在同济”了。
刘桐林是1961年考入同济的,他回忆:的确,复旦、同济这两所大学虽为邻居,但供应标准不一样:每人每月的食油定量同济也比复旦多一两。复旦学生更羡慕的是同济学生每月有一斤的“就餐券”,这等于增加了一斤的粮食定量。“就餐券”半两一张,很好用,更实惠,上午课间吃一块点心或一根油条、一个大饼,同学们都很满足。这就使得几条马路之隔的复旦学生很是羡慕。
1956年考入同济的叶祖攸回忆: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成了学生的大问题。学校就动脑筋,尽量让学生能吃饱肚子。食堂也想了很多办法,如搞“双蒸饭”,即把饭再蒸一次,使出饭率从1.6提高到3。“双蒸饭”能暂时撑饱肚子,但也饿得快。
冯桂烜是1962年9月入学的,他有记日记的习惯。据他的日记记载,当时国家经济仍比较困难,粮食定量供应,男生定量是每月33斤,女生按自己的饭量自报,每月26斤到30斤不等。学生的伙食标准每月12元,不分等,每人一张菜卡,每餐划卡吃饭。到1964年,毛泽东提出要关心大学生身体健康,每月的伙食标准就提高了3元,增加到15元。
当时,同学们都是自备饭碗。多数人用的都是要凭“工业券”购买的搪瓷碗,饭后用布袋或毛巾缝的袋子装着,挂在食堂里。不开饭的时候,食堂四周专门设置的钉子上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挂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碗袋,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当年大学生是不允许谈恋爱的。如果发现有男女两个同学的饭碗装在一个碗袋里,那就暗示着碗的主人在偷偷谈恋爱了,大家都懂的,也很少有人去打小报告。
(《文汇报》2.15 章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