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 文摘报 》( 2017年01月17日   04 版)

        疲劳分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生理性疲劳就是累了,经过休息可以缓解;病理性疲劳是病了,经过休息不容易缓解。病理性疲劳,一种是有消耗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甚至癌症,再有一种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疲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慢疲”的诊断,首先是有疲劳症状,而且持续3到6个月不缓解;第二是伴随低热或淋巴结肿大,免疫功能下降,或是其他系统的紊乱或损害,比如脱发、体重增加或减少、厌食、腹泻、睡眠障碍、头痛、记忆力减退,涉及到两个系统以上,还可能伴随全身其他多部位的疼痛和不适。符合以上特点,还要没有其他的器质性病变的,才能诊断为“慢疲”。

        高效率人士易患“慢疲” 容易患“慢疲”的第一类是IT人士,他们经常加班熬夜,压力很大,饮食不规律;第二类是媒体人,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第三类是频繁出差的人,他们生物钟的节律紊乱就会诱发“慢疲综合征”。

        “慢疲”的后果 “慢疲”本身,就是疾病的早期或者是前期症状,因为它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就会增加各种感染的几率。“慢疲”患者往往会伴有睡眠障碍,情绪急躁,有时候会伴有抑郁焦虑状态,这类人群抑郁症的发生率非常高。“慢疲”还会引起免疫功能异常和紊乱,导致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的发病几率增加,还会增加患癌几率。

        “慢疲综合征”的发生机理 “慢疲”患者身体中的致敏因素增加,致炎因素增加,白细胞的敏感能力下降,身体的抗压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慢疲综合征”怎么治 西医没有特效方法,都是对症治疗,有睡眠障碍的给安眠药,有疲劳感觉的增加能量合剂,白细胞减少的给提高白细胞的药,白细胞增加的慢性消炎。中医把“慢性疲劳综合征”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气虚型,以益气健脾治疗;第二类是脾虚夹湿型,以健脾化湿治疗;第三类是肝郁脾虚型,以健脾疏肝治疗。

        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特别要注意鉴别,要在排除其他疾患的基础上,才能诊断。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最相似的疾病是甲状腺功能减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抑郁症。

        (《北京晨报》1.11韦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