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相亲节目背后的社会焦虑

    《 文摘报 》( 2017年01月05日   02 版)

        近日,金星主持的一档相亲节目引发争议。与时下流行的其他电视相亲类节目不同,这个节目并不以男女嘉宾的交流碰撞为看点,而是独辟蹊径,把“带上爸妈找对象”的形式推上前台。

        在众多的批评者当中,心理学学者武志红的巨婴理论流传最广,有人惊呼“中国式巨婴全来现形了”;有人认为这是传统包办婚姻的还魂;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全面展现中国父母的典型“风采”……然而,不管人们对此表示如何错愕,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以“一人脱单、全家光荣”为口号的相亲节目,从一开始就戳中了当下婚姻的痛处,那就是网上常说的: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除了节目组让家长坐在台上直接对女嘉宾品头论足这一环节设置之外,节目中男方父母挑选未来儿媳妇的标准也让人大跌眼镜——传宗接代、照料家务、有教养,即传统的“能干活、能生养、会伺候人”。

        往深处看,与其声讨21世纪的家长们至今梳着“清朝的辫子”,不如检讨为何这个时代还会重新流行“清朝辫子”。“奇葩”的电视相亲节目肯定有落幕的一天,其背后的社会焦虑和生态还需长久检省。

        (光明网2016.12.30 吴小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