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不可能的食物”正在走进生活

    《 文摘报 》( 2017年01月05日   07 版)

        继手机、相机和出租车之后,硅谷着眼于颠覆另一种美国人习以为常的东西:快餐。一批食品科技初创企业生产出各种人工替代食品,以期“使人类摆脱对肉类和其他自然食品的依赖”。

     

        “食物终结者”

     

        在试图掀起食品行业革命的初创企业中,Soylent是创新手法最极端的一家。该公司生产成品饮料和有营养的“食物棒”——其“精巧设计”的食物能提供“价格合适、全面的营养”。吃一顿该公司生产的半流体状食物最低只需花费两美元(约合人民币13.95元)。

     

        “Soylent已成为硅谷和电脑程序员喜爱的食品。”纽约大学食品研究教授本特利说,毕竟这些“技术宅”不擅长社交,“你不必跟人说话,只管补充能量”。

     

        Soylent的创建者莱因哈特觉得,要想摄入赖以生存的物质,吃饭实在是低效率的方式,“既复杂又烧钱,还很脆弱”。如今,他的公司每个季度的出货量“以千吨计算”。

     

        用植物原料生产人造肉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另一家公司则通过生物及化学技术,将土豆和椰子等原料发酵,然后与血红素这种酵母提取物混合,制成替代肉类的食材。这种食物在保持“美味口感和动物产品般的质地”的同时,剔除了胆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化学物质。随着养殖及宰杀动物产生的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动物权益等争议话题,也将烟消云散。

     

        该公司首款量产的产品是“牛肉汉堡”,已于今年夏天在美国市场推广。有报道称,这款产品的口感和味道都非常接近真正的牛肉汉堡。

     

        利用动物细胞培育肉类

     

        孟菲斯肉类公司也是一家致力于开发人造肉的食品科技初创企业。不同的是,该公司是在实验室内培育肉类——利用真正的动物细胞培育。

     

        公司联合创始人瓦列提介绍了人工培育生肉的过程:首先找到品质极佳的牛或猪,从肩膀或其他肉块上提取细胞,从中挑出可以再生的,然后在无菌环境下培养。

     

        “传统的肉类生产先天性效率低下,”瓦列提表示,“每得到1卡路里的牛肉,要消耗23卡路里的粮食。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孟菲斯肉类”则不然。他们每获得1卡路里的产出仅需要3卡路里的投入,远远低于传统方式。而且由于人工肉是在无菌环境下培养的,被抗生素污染的风险很小。

     

        (《参考消息》2016.12.29 张文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