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是位文艺工作者,70多岁了,过敏体质,50多岁时发现患了糖尿病,日积月累,随着胰岛功能的下降,医生建议他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非常理想。直到有一天,打完胰岛素几分钟以后,注射部位奇痒无比,随手抓了几下,反而觉得更痒了。再一看,以注射点为中心,已经出了一块皮疹,而且发红,样子和吃了海鲜出的皮疹有点像,发痒的感觉也差不多。痒的部位只是局限在注射点附近。老郭对胰岛素也过敏了。
胰岛素过敏的治疗迄今为止依然是一个难点。按照变态反应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办法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即停止使用胰岛素。但是,在我国,大多数开始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实际上用口服降糖药已经不能达到治疗要求了,就像老郭这样。而胰岛素过敏的症状又常常难以忍受,瘙痒无比,吃一些抗过敏药往往不能明显缓解,所以陷入一种两难境地。
老郭首先被安排进行常规的脱敏治疗。在用了稀释为一百万分之一单位的常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以后,老郭完全没有任何过敏反应的症状。于是30分钟以后,开始注射一百万分之二单位的浓度,然后逐渐翻倍,老郭依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是,注射到2单位时,那种熟悉的不适感再次出现;尝试3单位时,真可以叫“故态复萌”,老郭的沮丧心情,那可真是不用说啦。病房医生问他愿不愿意过两天再试一次,老郭决定先出院调整调整,于是加大了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先出院了。
老郭出院以后,血糖始终控制不够理想,于是他再次住院尝试脱敏治疗。这一次使用了胰岛素泵,将泵入胰岛素从每小时0.01单位开始,逐渐上调,经过3天的尝试,胰岛素的用量已经增加到10单位以上。这时病房医生在为他继续小剂量泵入胰岛素的同时,加上了餐前的皮下胰岛素注射。在摸索了4天以后,老郭就可以直接注射3餐前的皮下胰岛素,不再使用胰岛素泵了。
胰岛素泵的原理是可以精确调节泵入胰岛素的量,除了胰岛素泵,胰岛素类似物的出现也给脱敏治疗带来了更多选择。
胰岛素类似物在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基础上做了一点结构的改变,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胰岛素作用时间调整得更为方便: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使餐前胰岛素可以注射完立即吃饭,而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使它比中效胰岛素更加有效地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出现。同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胰岛素的免疫原性,对于某些胰岛素过敏的病人,发生过敏的可能性和程度都会有所改变,值得一试。
老郭可以注射餐前胰岛素以后兴高采烈,不过他又向医生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能不能恢复成原来一天只注射一次的方案?于是,病房给他试用了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也是从小剂量起尝试,最后成功用到了12单位,空腹血糖5.0mmol/L,停用了餐前胰岛素而改为口服降糖药,顺利出院。
(《北京青年报》12.20 李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