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雾霾来袭 专家解疑

    《 文摘报 》( 2016年12月24日   01 版)

        近日,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北方发生持续大面积重污染天气,多地出现“爆表”情况,引起舆论高度关注。针对公众的一些误读和疑问,环保部专门邀请权威专家做出解读。

     

        霾究竟是哪里的“特产”

     

        问题:京津冀的雾霾,主要是蒙陕晋三省的污染物造成的吗?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研究员:大量的观测分析和模式研究表明,京津冀大气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积累加上外地传输导致的。其中,京津冀自身的排放量大是最主要因素,对PM2.5污染的贡献为70%左右。

     

        京津冀区域人口密集,煤炭消费量大,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4倍和5倍。在冬季采暖期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都明显增加,是重污染天气高发的根本原因。

     

        周边省市的区域传输对京津冀PM2.5污染的贡献占30%左右。

     

        风电致霾靠谱吗

     

        问题:风电场和三北防护林偷走了京津冀的风?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风电场对下游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范围的地面风速有明显影响,但超过100公里之外,影响可忽略不计。以北京为例,北京距离内蒙古400多公里,距离张家口约200公里。所以内蒙古和张家口地区的风电不会对北京地区风速产生显著影响。

     

        防护林带对风场的作用主要是大气边界层以下的近地层影响。而能驱散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冷空气影响范围垂直方向远远超过边界层或1500米以上。三北防护林不可能阻挡冷空气或寒潮影响下游大范围区域风场。

     

        雾霾都有哪些成分

     

        问题:雾霾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有哪些成分?

     

        北京大学谢绍东教授:PM2.5的来源非常复杂,可以分为一次来源与二次来源。一次来源又可分为人为源与自然源。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形成的污染源,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生活;自然源包括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土壤和岩石的风化等。

     

        二次源是指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氨等,经过反应而生成的二次细颗粒物。

     

        使了不少招为何还不行

     

        问题:治理雾霾现在使了不少招,仍出现严重污染,治理方法是不是有问题?

     

        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数据反映京津冀区域大气PM2.5浓度在逐年下降。2013年,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2014年降到85.9微克/立方米;2015年继续下降,为80.6微克/立方米。

     

        截至目前,北京市今年的PM2.5平均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9.2%;河北省的PM2.5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9.1%。

     

        今年北京、天津、河北的优良天都比去年小幅增加。入冬后重污染天气频发,表明下一步要把冬季采暖期间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下来。

     

        抗霾是不是只能等风来

     

        问题:抗霾主要靠风吗?

     

        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污染的治理很难一蹴而就。京津冀区域正处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过程叠加的时期,燃煤、工业、机动车和居民生活排放量都处于高位,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过程有耐心。只有全社会共同减排,重污染天气才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拿机动车开刀

     

        问题6:治雾霾为什么重点控制机动车污染?

     

        北京工业大学程水源教授:北京本地污染源贡献中,机动车排放占比为31.1%,燃煤占22.4%,工业生产占18.1%,扬尘占14.3%。因此,北京市重点控制机动车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12.20 高敬  孙秀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