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海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有一文,篇幅不长,其意很深。
故事的大意是:一位先生平生不爱钱不好色,唯独爱书。某日他登门访友,见友书柜中书,观之入迷,不慎将书柜里摆放的一把紫砂壶拂落下去,碎了一地。壶主人是大学教授,一把小小的壶,碎就碎了,岂足挂怀。宾主相视一笑,主人自顾扫碎片,先生自顾看书。
数年后某日,壶主人闲翻杂志,见一篇文章谈制壶名家顾景舟。看着看着,他坐不住了,专门向远在海外的老父亲求证——碎掉的那把壶确是顾景舟的作品。当时那壶就值三十万元,而他这个教授的工资也不过每月三四百元。该教授越想越气,后来,顾氏作品的价格一直涨,他的气也一直涨,为此,后半生,他从没痛痛快快地活过一天。
是人就有喜好,这喜好就是人的“命门”和“软肋”。不论境界多高,只要有喜好,就有“软肋”,有时一物入心,便直击要害,成为命中躲不过的劫。
老舍先生有篇小说《恋》,讲济南有位庄亦雅先生,喜好收藏名家字画,慢慢地就喜好得有点偏执,有点变态。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入济南,邀他出任教育局长,他先不太情愿。但说客谈起如果不答应就没收他的字画,如果答应还送他很多好字画时,他终于答应了。老舍先生写道:“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面。”
吾有一友,喜藏书画。他和另一个搞书画收藏的人斗。如那人有清代墨宝,他必设法得到明代画作;若那人有徐悲鸿的《马》,他肯定要搞到郑板桥的《竹》。总之,暗中较着劲儿。最终,此友因贪污公款购买字画,锒铛入狱。
凡物者,供人赏玩,要的是一份情趣,得失随缘,玩而不溺,才是真品位。
(《今晚报》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