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哲学家齐克果说:“一个十字架要建立在他一切希望的坟墓之上”。换言之,在人生彻底绝望之后,所产生出来的信仰,才会是一个真正的信仰。而这种心境,正是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之前的最佳写照。
1792年,贝多芬穿越法军的封锁线来到维也纳,他在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音乐之都,尽情发展自己的演奏与创作才华。1794年1月1日,他在日记中写着:“来呀!勇气。无论我在身体上多么软弱,但在精神上,我必须要统辖一切……”
然而1798年,也就是他28岁那年,首度察觉到,自己竟然有重听的症状,当时的激愤和恐慌,实在无以形容。1801年6月1日,在他写给好友的信中透露出他的心情:“我却觉得我是上帝所创造的生命中,最不快乐的一个。听天由命!这是一种多么懦弱的行径,但如今却成为我唯一可以走的路……”
1802年,是贝多芬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年,此时不但耳聋日益严重,他的事业也遭到重重困难。他原想在1801年冬天,开一场大型音乐会,却无法取得宫廷剧场使用权而作罢!他原想在皇家宫廷中谋得一个永久性的职位,却一直难以实现愿望。有时他会情绪激动,口出恶言,咒骂皇室。他的耳科医生建议贝多芬到乡下休养,希望这对他的疾病和心情有利。于是在同年4月份,贝多芬来到温泉之乡海利根城,这可以说是他生命的转折点,而他和自己生命搏斗的历程,却是在他死后被人发现的“海利根城遗嘱”之中,才昭然若揭。
在这些遗物中,包括贝多芬写给他两个弟弟的长信,和一篇较简短的遗书。信上说:“唯有艺术能避免我走上绝路,我不能在还未完成所有创作之前,就离开这个世界。”
在海利根遗书之后,贝多芬已很少提到耳聋的事,他甚至在便条上写着:“不要让你的耳聋成为不可告人的秘密,即使是在艺术里面。”于是,贝多芬战胜了他在这个世界最大的敌人——也就是他自己。1802年,几乎是写海利根城遗书的同时,贝多芬也开始了《英雄交响曲》的创作。
贝多芬的学生黎斯曾经绘声绘色地描述一段故事:“在创作《第三交响曲》时,贝多芬心目中只有拿破仑,但那是拿破仑还在第一执政的期间,贝多芬对他十分尊敬。贝多芬桌上放着一本乐谱的抄本,第一页的最上方写着‘博那帕特’(拿破仑的姓氏),下方写着‘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签名。后来,我把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告诉他,他听了以后大怒地说:‘难道他不是一个凡人吗?如今他竟放纵自己的野心而不惜践踏所有的人权!’于是贝多芬走向书桌,将那张封面撕成两半。后来这首交响曲才有了‘英雄’的标题。”
《英雄交响曲》的手稿,1805年1月寄给莱比锡的出版商准备出版,但当地出版商不到一星期便将原件退回,并说明出版物太多,无暇应付。因此,这首交响曲是1806年10月19日,在维也纳出版的。当时所附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一位无名伟人所作。”
(《名曲的诞生》崔光宙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