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作为“学术共同体”,大学仅以学术研究为趣,而不以世俗期待为重。学术研究是一项“专心”和“审思”的活动过程。这种不停歇地集合时间、不间断地集合细小的研究方式,如同精卫填海,点点滴滴,哪怕是一门知识也足以耗尽终生,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大学这一“学术共同体”的高标自持,确是世俗之人难以想象,也是难以理解的。现实社会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按照自己的心理色调评价学者,或加以贬损,或加以指责。有些人常常在缺乏事实依据或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要求学术研究与所谓的“实际”对接,为社会服务。与实际对接没有错,为社会服务也没有错,但如果无原则地做,明知不可为而硬为之,就会贻害无穷。
我国学者费孝通早就指出:从熟悉的事物中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也认为,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仅仅是羡慕科学的成就,却不明白科学的奥义。他深刻地指出:“真正的科学是一种智者的知识,假如把信仰科学的焦点集中在科学技术的成果上,而不去了解其方法,那么在这种错觉中,迷信就形成了真正信仰的鹰品,人们就会把希望寄托在仿佛是固定不变的科学成果上。对科学的迷信导致了对一切事物的了解都是乌托邦式的……认为科学探索无所不能,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人类从此可以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事实上,对科学的迷信很容易造成对科学的敌意。为什么呢?他认为:“当这些专家也无力解决问题时,他就会失望地离开专家,而走向科学的骗子。”
大学就是大学,社会就是社会;大学理应引导社会,而不应为社会所左右。诚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人对社会事态和世俗心态过度关注,就会成为深思的障碍、哲学的坟墓。因此,必须与社会保持一定的间离、阻断和陌生感。只有与世俗切割,不为浮云所蔽,才能发现恒久。”
这里,我们不妨援引孔子和颜回有过的一次对话:“最好的农民不一定有最好的收成,最好的工匠也不一定能让人满意。一个人即使能够把自己的学说有序地传播,也不一定能够被别人接受。你如果不完善自己的学说,只一味追求世人的接受,志向就太低了。”
学术研究是沉静思考的过程,切不可按照社会流俗看待大学;学术研究是缓慢迭加的过程,断不可按照功利标准要求大学。学术研究的最高标准不是实用主义,大学不应该为太多的社会活动所缠绕,学者更不能匍匐在“立竿见影”的流俗泥土里。
(《大学的真谛》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