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记者节,在这个承载了无数新闻工作者光荣与梦想的节日,我们一起走近学贯中西的清末报人王韬。林语堂在英文版的《中国报刊与舆论史》一书中,将这位曾经的科举失意者推崇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王韬于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此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版时间较长、影响极大的报纸之一。
科举失意者
1849年,考举人不第的苏州秀才王韬接受了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聘请,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协助麦都思翻译《圣经》,1867年王韬到欧洲游历时,已经39岁。此行不仅于他本人意义重大,对整个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也影响深远。虽然在他之前,已有许多中国人出洋考察,最著名的如容闳、黄胜和黄宽等人,他们在西方受过现代教育,但是他们不像王韬那样饱读诗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这个意义上,王韬可能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既受过中国经典训练,又在西方度过一段有意义时光的中国学者”。
当王韬1867年12月15日从香港起航时,他就遇到了两位能说几句中文的欧洲人。一个是法国医生备德,一个是德国船长坚吴。航行途中,这两位欧洲人对他很照顾,让王韬顿有他乡遇故知之感。1868年1月,王韬抵达了欧洲的第一站——法国的马赛。又从马赛到巴黎参观。巴黎巨大的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让他震撼,也让他入迷。他所看到的完全是一个新的世界图景。这个世界留给他的最大印象,除了现代工业文明之外,就是欧洲人民生活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放性。
投书太平军
传统文化滋养着王瀚的灵魂,西方文明又让他对帝国的未来怀抱忧虑。这种东西方的文明冲突体现在其身上,就是他对清廷的态度,暧昧不明,模棱两可。他时而对清廷怀抱幻想,时而又希望清廷被洪秀全的太平军推翻。
1862年元月,王瀚听闻他在苏州东南郊外甫里镇的老母亲病危,立即返乡探母。一直到这年5月,他才返回上海。在老家时,王瀚化名黄畹给太平天国在苏褔省(太平天国攻占苏州后成立的行政区)的长官刘肇钧写了一封信,请其转告李秀成。其信的大意是,建议太平军应该暂时集中兵力进攻清军,不要进攻上海,导致与外国人发生冲突。当王瀚这封信在1862年4月4日落入清军手中之后,清廷很快查出,这个黄畹就是王瀚,这成为王瀚叛变清廷的有力证据。1862年4月25日,清廷将王瀚暗中通敌的消息通告英法驻上海的领事,同时命令新任两江总督李鸿章严密防范内乱,并命曾国藩查明王瀚的下落,立即拿办。
1862年5月18日,王瀚潜回到上海租界,躲避在友人黄春甫家中避难。5月23日,王瀚躲进上海英国领事馆,在那里住了135天。其间,恭亲王奕訢领导的总理衙门曾要求英国公使引渡王瀚,遭到拒绝。
1862年10月4日,在麦华佗的建议下,王瀚偷偷地从上海乘坐英国怡和洋行的火轮船,远赴香港避难。这个大清帝国的通缉犯,从此开启了他的流亡生涯。在流亡途中,王瀚改名王韬,号子潜。
新闻开拓者
王韬在英国待了两年,和他的朋友理雅各一起住在苏格兰中部,除了不时地长长短短的旅行,两人还合作完成了《诗经》《易经》《礼记》等中国经典的翻译。
1870年冬,理雅各返回香港主持英华书院,王韬同返香港。1873年理雅各返回苏格兰,王韬买下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在187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华资中文日报——《循环日报》,因此王韬被尊为中国第一报人。
王韬自任主笔十年之久,在《循环日报》上发表八百余篇政论,鼓吹中国必须变法,兴办铁路、造船、纺织等工业以自强。王韬发表在《循环日报》的政论,短小精悍,每篇千字左右,切中时弊,被认为是中国新闻界政论体的创造人。
在流亡22年后的1884年春天,在丁日昌、马建忠、盛宣怀等人的斡旋下,王韬才回到上海——他阔别了半生的土地,并定居在沪北吴淞江滨的淞隐庐。
(《北京晚报》11.8 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