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站在那棵大树下道别

    《 文摘报 》( 2016年11月12日   06 版)
    《大树风号图》

        明末清初画家项圣谟的《大树风号图》是2016年秋季武英殿“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的海报。为什么选这件作品作为此次画展的招贴画?

     

        一

     

        一棵大树占据整个画面正当中的位置,这样的布局在古代绘画中十分罕见,猛然间,观众感受到一种奇异的视觉冲击力,奇崛豪迈。树冠庞大,枝桠繁密,却没有一片叶子,树下地面干干净净,也找不到一片落叶,这一切,为这棵大树营造了一种奇特的意象。

     

        站在画前,面对着它,你会在恍惚之中,感觉自己也来到了树下,抬头仰视,观之良久。你的目光会游离在树枝间,纠结缠绕。渐渐地,你的思绪会顺着树尖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最后又回到这棵大树,目光落在树下那位上身着红袍的策杖者之上。顺着他的视线望向远处,一带青山高耸,侧向左方,落日余晖隐没山后,虽然只露出一小块红晕,却十分鲜明,应和了携杖者衣袍的红色。 

     

        树、人、山,三个典型的物象,简洁分明,有力生动,烘托出一个越发强烈的主题意象。这个意象在观看者的心中不断升腾,越过树冠,落在画家的题款之上。“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随时旦莫,不堪回首望菰蒲。” 

     

        第一句写景,作者点明大树在画中的位置,也暗示此树在他心中的地位。第二句转入描写心情。“日薄西山四海孤”,分明是国破家亡的内心真实写照。第三句再次转回画面,画家说到,自己从早晨站立至黄昏,人生苦短,时日不多。黑夜终将来临,明天的太阳来自何方?他陷入无限怅惘与留恋之中。第四句,将自己的身世与心境比喻成水边生长的菰与蒲,根基浅,易随风摇荡,难以自我做主。零落尘世的心境由画面景物扩散到文字,再向画外弥撒开去。 

     

        虽然项圣谟在创作时怀有强烈的悲愤之情,但作为一名画家,他的头脑清醒,处理画面结构十分严谨、老练。请看近处坡陀与远处青山,形成两个三角形的交叠。持杖者的视线正好沿上方那条斜线触及远山的顶端。凡是大画家,都是处理画面的高手。

     

        二

     

        项圣谟生于1597年(明万历年间),卒于1658年(清顺治时代)。他刚好赶上了“天崩地裂”的时代变革。1644年,清军入关时,项圣谟已47岁,面对如此之大的国事变故,心情可想而知。

     

        入清之后,项圣谟又生活了14年,他选择了偷生,选择了以书画记录下这段屈辱人生。他把自幼学习绘画时便喜欢画的老树与高大乔木,在笔端幻化成挺直、伟岸的人格象征,以此对抗周围那个异化的世界。 

     

        “夫画者,从于心也。”此句出自明末清初另一位名声显赫的遗民画家石涛之口。他以极为简明的话语阐明了绘画所要传达的是画者的心象,这个心象也是心境。正所谓“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大树风号图》恰好完美地诠释了中国画的真谛。

     

        (《北京青年报》11.4)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