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铁圈 由一个铁圈和一个铁钩组成。用铁钩勾住铁圈,让铁圈滚动起来,自己也跟着跑。
网友“鲁班奖”:小时候滚铁圈既是一项娱乐游戏,也是健身的好方法。操作它需要极大的平衡能力和技术。一群小伙伴招呼在一起,相拥结伴地沿线推着铁圈往前走。笑声、铁圈撞击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跳房子 布沙袋或石块或瓦片,必须一格一格地往前踢,不得越格,不得压线,否则判为失误。中途失误,可在下一轮轮到时,从失误格开始继续往下跳。
网友“翛然”:谁的童年没有跳房子陪伴?放学后,小学操场上总会有专属我和小伙伴的跳房子位置。
跳皮筋 跳皮筋分为单人跳和集体跳两种。单人跳由两人拉着皮筋,在皮筋的中间单人跳或多人依次轮流跳;集体跳是将数条皮筋拉成各种图案,如三角形、正方形、五角形、多边形、菱形等,由多人同时参加。
网友“燕子”:“高跟皮鞋高跟袜,我给高跟打电话。”最近不知怎么的,突然嘴里念叨起儿时跳皮筋的口头禅来。儿时多贪玩啊,饭吃吃到一半,听到小伙伴呼喊,放下碗筷就去跳皮筋。
捉迷藏 首先选定一个范围,大家经过猜拳或定规则之后,选定一个人先蒙上眼睛或背着大家数数,可长可短,而其他人必须在这段时间找到一个地方躲藏。时间到后,那个人去找其他人,最先找到的人为下一轮找的人。
网友“爱斯基摩的温暖”:床底下、大衣柜、窗帘后面,所有能遮蔽的地方,都是我躲藏的角落。可惜每次都会憋不住笑,被小伙伴找到。
扔沙包 最少3个人就可以玩,用有点重量且没有边角的东西(例如一小包瓜子)作为“投杀”武器。在规定场地内两边都用沙包投掷站在中间的人,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中则下场。只要用手接住扔过来的沙包就能多一条命。
网友“彤彤”:这算是跑得最火热的游戏吧?为了躲避前方的沙包,要眼疾手快,不然很快就会没命。跑跑跳跳之间,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丢手绢 开始前,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起《丢手绢》歌谣,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被丢手绢人的位置时蹲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讲故事等。如果被丢手绢的人在歌谣唱完后仍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而让丢手绢的人转了一圈后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轮丢手绢的人,他的位置则由刚才丢手绢的人代替。
网友“子不语”:小时候最喜欢玩丢手绢,特别是老师带队出游时。看着两个同学之间互相追赶,好不热闹。
打弹珠 两人拿出弹珠放在平整的地上,一个人用手指弹自己的弹珠撞击别人的弹珠,弹中的弹珠归为己有。
网友“破锣”:我家到现在还有满满一罐玻璃弹珠,那都是我儿时的战利品。
打陀螺 一种是分两组,看谁的陀螺先停谁就输了。另一种是画一个大圈,在大圈中画一个小圈,按指定规则在圈内打陀螺。
网友“倩倩”:小时候老爸看我玩陀螺玩得起劲,还给我做过一个,没舍得用。前段时间翻箱倒柜,发现它被藏在盒子里。谢谢老爸,让这份独特的儿时记忆一直保留着。
东南西北 用正方形的纸折出来,外面写上东南西北,里面写不同的词,猜到哪个就是哪个。通常会写几个不好的、搞笑的词语。
网友“coco”:前段时间我还和几个闺蜜捣鼓出一个东南西北来呢,其实类似的游戏还有折千纸鹤、纸船(乌篷船)。
@桐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