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1月05日 星期六

    萧克之子忆往事

    《 文摘报 》( 2016年11月05日   05 版)
    萧克一家三口

        萧星华,开国上将萧克之子,曾任武警总部纪检专职委员,少将军衔。近日,在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家中,萧星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萧克,1907年7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小街田村,取名萧武毅。萧克读了6年私塾后,于1920年春,考入本县社塘高等小学(第二年转入太平庵小学)。

     

        1923年,萧克考入嘉禾县甲种师范简习所学习,但家中已拿不出钱继续供他读书。好在校长比较同情萧克,让他晚上给学校刻蜡版、印讲义,打些零工。如此,萧克才得以完成在师范简习所的学习。

     

        1925年冬,萧克远赴广东。

     

        3000个常用字

     

        “我父亲和母亲是在长征中认识的。蹇先任是我母亲的姐姐,我母亲的名字叫蹇先佛。”

     

        蹇先任和蹇先佛出生在湖南慈利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叫蹇承宴,是染布的,生育了三女两男,家中除了大女儿持家外,其余四个子女全部送去参加了红军,长征中两个儿子都牺牲了。

     

        1934年12月,由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攻克了湖南慈利县城。进城后,贺龙带上萧克等红军将领来到岳父蹇承宴家中。此时,18岁的蹇先佛,因受姐姐蹇先任的影响,毅然选择了革命,参加了红军。

     

        1935年,经由贺龙夫妇牵线,蹇先佛与萧克结为连理。

     

        1939年,萧星华出生在河北的太行山区,生下来不到20天,日军对萧克所在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发起疯狂的“大扫荡”,萧克夫妇只好将萧星华送给阜平当地的老百姓喂养。

     

        萧星华再一次见到父亲时已经三岁,萧克从北面的冀热察根据地回到晋察冀根据地的时候,找到了萧星华。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天天在前线打仗,我很难和他见上一面。大概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要去前线打仗,把一大张黄色的草纸交给我,我发现上面是父亲用毛笔写的字。父亲告诉我,要把这些字全认下来,这样我就可以看书了。”萧星华回忆。

     

        萧星华说,父亲当晚熬夜写下了这3000个常用字,为的就是希望自己能早日识字读书,因为在当时的战争环境里,父亲根本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父亲也可能想到,这一去也许就再也回不来了。

     

        “父亲离开以后,我就比着这张纸来写。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问妈妈,妈妈不在,我就问部队里的叔叔阿姨。”萧星华说。

     

        “土堡”中生子

     

        萧星华是萧克夫妇的第二个孩子,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于长征途中。1935年7月初,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开始穿越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而就在进入草地的第一天,蹇先佛的孩子降生了。

     

        茫茫草地,无遮无挡,哪怕是一顶帐篷都找不到。闻讯赶来的萧克在附近找到了一处藏民放牧遗弃的土围子,便叫警卫员就近挖了一些草皮,急急忙忙整修了一下,作为产房。

     

        一个苦难的男婴就这样降生在草地之中。萧克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堡生”——草地“土堡”里出生的儿子。草地的恶劣使刚生完孩子的蹇先佛身体极度虚弱。蹇先佛回忆道:“饿得走着走着就一头栽下马来。”杨尚昆的夫人李伯钊把仅有的一斤大米硬塞给了蹇先佛。“她因此而差点饿死。”蹇先佛说。

     

        走出草地后,有老百姓看见蹇先佛抱着一个不满月的男孩,就拿出十个锅盔(类似烧饼的面食)想换她怀中的婴儿。蹇先佛摇头说:“给我一百个我也不换。”

     

        蹇先佛带着儿子走过了长征中最艰苦的一段路程,经历了只有红军母亲才能忍受的千辛万苦。遗憾的是,孩子被送回湖南老家后,不幸死于日本侵略军的炸弹之下,成为母亲一生之痛。

     

        获茅盾文学奖

     

        战斗期间,萧克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最有名的就是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浴血罗霄》。

     

        1936年底,西安事变之后,萧克得到了一本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支写的小说《铁流》,讲的是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支工农武装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逐步锻炼成长为一支有纪律的革命队伍。特别是书中所塑造的红军与中国工农红军是如此的相似,由此,萧克想到了应该写一篇属于中国的《铁流》,来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人民的革命斗志。

     

        “父亲曾担任十七师师长,《浴血罗霄》基本都是根据事实改编而来,里面记载了部队所面对的重重困难,如何打击敌人,如何解决后勤补给,如何躲避敌人追击,如何成长为一支优秀的部队等等,写得很生动,很多老同志跟我一样,读了后,都放不下来。”萧星华称。

     

        从1937年5月至1939年10月的两年多时间里,抗日战争极其残酷,环境十分艰苦,萧克利用仅有的闲暇时间,不分昼夜地写出了长达20万字初稿。

     

        随后的时间里,萧克经过多次修改,将该书增加到了40多万字,1988年出版。

     

        1991年3月,《浴血罗霄》荣获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1972年,萧克同志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1977年,任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治委员,后又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政治委员。1985年退居二线。2008年10月24日逝世,享年102岁。

     

        (《法制晚报》10.28 陈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