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1月05日 星期六

    游戏传承生活文化

    《 文摘报 》( 2016年11月05日   02 版)

        儿童时期是形成个人人格,培养生活能力的重要阶段,而游戏又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生活、创造性思维和理解、爱的能力,不仅是民俗文化理性传承的需要,也是塑造民族精神的需要。

        儿童游戏是父母经历过的生活文化,它常以无意识、不自觉的状态存在于潜意识中,同时又在特定时机以一种有意识却自然的状态传承给子孙后代,例如拉大锯游戏,它无论是长辈和儿孙之间,还是在同龄小伙伴之间,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民俗情感,进行着礼俗交流和强化,体现地域性宗族观念和地缘情感。

        而游戏对幼儿的身体发展也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例如跳绳、抓子、跳房子等游戏,可增强幼儿的手、脚动作的灵活协调,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幼儿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踩高跷、踩影子等游戏可以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猜鸡鸣、黄鼠狼打鸡等游戏可以训练幼儿的听力、注意力、观察力、反应的速度及表演能力。一些游戏中的歌谣及对话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集体游戏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习惯和友好、协商的游戏态度。如编花篮,需要大家一齐说、一齐跳,同伴之间相互配合协调,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幼儿彼此合作,有助于培养幼儿合作的好习惯。也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同龄伙伴的不足。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包括儿童。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是“一种不断地渴求创造性表现的存在”,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人,是蕴藏着极大创造性的人。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文化而动物没有。故此,人的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在于文化的教育而非其他。游戏让儿童更能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熏陶,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本民族文化。因此,民间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快乐有趣的教育”。

        @百度文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