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1月01日 星期二

    《淮南子》的核心思想

    《 文摘报 》( 2016年11月01日   06 版)

      汉初出现的《淮南子》,作为一部“结古代思想之总帐者”(胡适《淮南鸿烈集解序》)的巨制,以其兼包百家的综合性,具有先秦子书所没有的多元色彩。它与《吕氏春秋》并列为“杂家”的标志性著作。

      《淮南子》一书的思想内容有些驳杂,但核心的一点,就是它强调时时处处要敬畏和尊重自然规律。书中反复强调,无论是治国还是养生,都要遵循“道”的要求,按照“天道”行事,不可违逆。这一点在诸家之中十分突出,有学者因之将其称为“新道家”。

      《淮南子》中“道”的最重要含义,就是指治理天下(书中称“主术”)、为人处世等所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道”可以说是《淮南子》的体,而“无为”则是其用。所谓“无为”,是“不先物为”,顺应自然之势,而非无所事事。治理国家,第一要务是顺应天道,“无为”而治,尊重民意,因势利导,抛却严刑峻法,以达到长治久安。为政宜简,不得多事扰民。

      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同样也应“循道”“持静”。《淮南子》认为,人性本是恬静的,因受外物的影响,产生了爱憎、好恶等情感,而这些情感一旦形成,天性就会泯灭,无法返回本真。个人的幸福感,需要求之于内,而不是借助于外在的东西,只有内心的充实,才能有精神上的真正满足。

      (《中华读书报》10.26 马庆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