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海德堡大学掠影

    《 文摘报 》( 2016年10月15日   03 版)

      海德堡在德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与海德堡大学有很大关系。

      这个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建校之初即设有神学、医学、法学、哲学四大经典科系,直到500年后,才设立了第五个独立科系:自然科学系。16世纪,海德堡大学就已是全欧洲科学与文化的中心。如今,海德堡大学已经产生了5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有大思想家黑格尔、哲学家费尔巴哈、社会学鼻祖马克思韦伯、化学元素周期表创立者门捷列夫、浪漫主义音乐家舒曼……

      15万人的小城,海德堡大学的学生就占了1/5。校舍散落城中各处,没有围墙,没有标识,以至于你根本找不到大学所在。城在校中,校在城中,一不留神你就走进了教室或是报告厅。

      在德国,没有大学入学考试,学生只要通过中学会考,就可以申请任何大学的任何专业。与英美系的名校相比,海德堡大学不会得到最好最聪明的学生,但参差百态才是真实的社会形态。

      在海德堡城区穿街走巷,空气中弥漫着烤面包与奶酪的香甜。纪念品商店、面包店、书店、巧克力店、咖啡馆、餐馆、酒吧,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却毫无俗世的嘈杂。相反,那些屋檐下的壁龛、窗户上的绘画、墙角边的塑像、丰富的建筑细节、摊铺上的小摆件,无处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

      从市集广场走到俾斯麦广场,主街上的铭牌一块接着一块:

      51号:光谱分析的发明者本森,海德堡大学任教六年;

      84号:哲学家费尔巴哈与夫人曾在此居住;

      146号:奥地利诗人莱瑙曾在此居住;

      151号:浪漫主义诗人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曾在此居住;

      160号:音乐家舒曼曾在此居住……

      午后阳光洒遍古城。一杯咖啡一本书,一张桌子一下午,如同历史上荷尔德林、艾辛朵夫、哈贝马斯那些人的下午……

      (《新民晚报》10.10 虞学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