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李德生之子讲述父亲的长征

    《 文摘报 》( 2016年10月15日   05 版)
    李德生

      近日,在重庆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中,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李德生之子李和平,讲述了父亲的故事。

      李德生1930年加入红军,当时还不到14岁,1935年参加长征,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交通队支部书记,当时年仅19岁。

        贫苦人家的孩子

      成千上万的红军队伍中,除了革命多年的老红军,大多数战士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年轻力壮,杀敌奋勇争先,是红军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还有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多是长征途中贫苦人家的孩子,坚持要跟着队伍打仗而加入的。

      平日,他们在队伍中当宣传员、司号员和炊事员等。长征时,红军进入草地后,整个队伍都十分疲惫,没有余力再照顾这些孩子。但这些红小鬼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精神,却是许多老红军都感到敬佩的。

      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夫人尼姆·威尔斯在其所著的纪实作品《续西行漫记》中描述道,“年轻”是红军的一大特征。尼姆·威尔斯写道,“这就是中国的红军,平均十七八岁的战士,由20岁出头的师、团首长带领,在一批30岁上下的红军将领指挥下,克服千难万险,转战十几个省,长驱数万里,完成了长征。”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15岁参加红军。长征路上,他是红25军政治部的科长,在战斗中腿部中弹负伤。18岁的他硬是拉着马尾巴往前走,瘸着拐着咬牙忍痛坚决跟上了部队。军委原炮兵司令员宋承志14岁参加红军,小小年纪就得了个外号叫“亡命徒”。因为他打仗不要命不怕死。他笑着说:“‘亡命’就是拼命,‘亡命’才能革命。”

        和通信员赛跑

      李德生当红军前是童子团团长,为红军送信、带路,其间接触了不少红军战士。李德生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看到红军里边有不少小兵,强烈盼望当一名红军战士。”

      1930年2月的一天,一个红军营长来到李德生的家乡,得知李德生年纪小,不想带他参军。于是红军营长指着他的通信员对李德生说:“你跟他赛跑,你要是赢了他,我就带你走。”李德生就拉着那个通信员去赛跑,因为从小放牛,爬山跑路不在话下,李德生很轻松地赢了通信员,营长才同意李德生加入了红军。

      两年后的一次部队转移,李德生所在的连住进了离他家乡不远的八合洼,李德生的父亲听说了,特意跑来看他。李德生回忆道:“他(父亲)看我身体挺好,个子也长高了,很满意。他非常高兴地告诉我,家里分了田,盖了新房,生活不愁了。这更坚定了我在部队干的决心。我们还说了些家常话,他就回去了。”哪想到,这一次竟是李德生和他父亲最后一次见面。

      不久,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撤出了鄂豫皖,敌人占领了李德生的家乡。刚刚盖起来的草房又让敌人烧了,李德生的父亲孤身一人日子艰难,因为是红军家属,受到了牵连。

      1933年春,李德生的父亲被国民党抓去,受尽了折磨和凌辱,等放出来时,已奄奄一息,肺气肿恶化。家里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李德生的父亲为了活命,不得不挣扎着打短工,沿门乞讨,不到50岁就不幸去世。

        第一支枪断了半截

      李德生刚成为红军战士时,很痛苦,手中没有武器,感觉似乎还不如儿童团带劲。他后来回忆说:“我没有枪也没有刀,很着急,空着两只手算什么红军。”一天,李德生壮着胆子问老兵要一支枪,老兵告诉他:“红军战士哪有要枪的,得到敌人手里去夺。你不要急,等着打仗,打完仗你就有枪了。”终于,一仗胜利后,连里缴获了几支枪,李德生分到了枪,外加10发子弹,但是他个子小,所以分给他的是一把最短的、断了半截的枪,好在还能使。

      因为早年在儿童团跑腿送信有经验,1932年,参军不到两年的李德生被选到团部交通排当了一名传令兵。交通排装备不错,排长见他只有那把半截枪,马上发给他一把苏式小马枪。

      小马枪也曾在战斗中受损。一次军长徐向前到他们班,发现一把枪不对劲,问道:“这是谁的?”

      “报告军长,是我的。”李德生回答。

      “没有准星怎么瞄准啊?”

      “让标尺的缺口对准枪管的正中,形成三点一线,高低注意点就行了。”

      徐向前接过李德生的枪试了试,点了点头。李德生后来回忆:“在红军时期,徐向前同志对我的成长进步影响特别大。”

      长征中,李德生随部队历经山高水险之苦,抵达陕北。部队立足陕北不久,他就在一次战斗中受重伤,一颗子弹从左前肩胛射入,于背部第七八肋骨间穿出,穿透左肺,几乎伤及心脏,剧痛难忍,需要服用止痛丸才能稍稍得以缓解。

      伤愈归队,再经几次恶战,李德生所在的红四军与中央红军在懋功会师。也就在这里,他生平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法制晚报》10.6 刘姝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