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 文摘报 》( 2016年10月13日   07 版)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也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吸引了来自丹麦、美国、荷兰、英国、日本、德国、瑞士、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参与技术咨询和质量顾问。

      港珠澳大桥一旦通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而今如果陆路往来三地,车程在3小时左右,走水路也要1个小时。港珠澳大桥长达22.9公里的主桥桥梁日前全面贯通。

      港珠澳大桥大桥设计之初即采用最高标准,譬如设计寿命120年,抗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等要求。为了保证使用寿命120年,港珠澳大桥建设几乎用了世界最苛刻的标准,比方说平均长度130余米、直径2.5米的深海桩基必须保证10cm以内的平面偏差和1/250以内的倾斜度,专家们都为技术和质量要求之高而惊叹!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近23公里的桥梁,首次在桥梁工程上部结构大规模采用钢结构,用钢量达40多万吨,足以建造60座埃菲尔铁塔。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的板单元组装和焊接机器人系统,先进的超声波相控阵检测设备,工厂化的“长线”法拼装,提高了成品质量,使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制造技术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广州日报》9.27 陈治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