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神话中,诺亚方舟带着各种牲畜、鸟类等,躲避了大洪水,度过“世界末日”。
深圳的国家基因库正是带着“留存现在、缔造未来”的使命诞生。中国将拥有这样一艘“诺亚方舟”,来承载人类及其他生物的遗传样本和密码。
未来,我们到医院看病,自己的基因作为“身份证”和病历;想“返老还童”,只需先保存完好的干细胞;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不再稀奇;远古的恐龙、猛犸象真实复活……
生物样本和数据就是通向这样的未来的“砖石”。这正是我国唯一一座国家基因库的定位:有效保护、开发、利用遗传资源,提高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水平。2011年,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批复同意深圳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国家基因库。今年,9月22日,基因库在深圳开始运营。
每个人在关键阶段的标本可以永久保存起来。从出生时的干细胞,到20岁时的免疫细胞,到30岁时的生殖细胞……国家基因库,就像我们的“生命银行”。此外,国家基因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重要意义。
与美国、欧盟、日本其他三大世界级的基因库不同,中国国家基因库不仅仅是数据库,而是国际上现有的各类生物样本库、数据库、生物多样性库、疾病库等的综合升级版,可把它想象成这样一个载体:它是人类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海洋馆、微生物馆的集合。
(《钱江晚报》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