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我国首个国家基因库开始运营

    《 文摘报 》( 2016年10月13日   07 版)

      在西方神话中,诺亚方舟带着各种牲畜、鸟类等,躲避了大洪水,度过“世界末日”。

      深圳的国家基因库正是带着“留存现在、缔造未来”的使命诞生。中国将拥有这样一艘“诺亚方舟”,来承载人类及其他生物的遗传样本和密码。

      未来,我们到医院看病,自己的基因作为“身份证”和病历;想“返老还童”,只需先保存完好的干细胞;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不再稀奇;远古的恐龙、猛犸象真实复活……

      生物样本和数据就是通向这样的未来的“砖石”。这正是我国唯一一座国家基因库的定位:有效保护、开发、利用遗传资源,提高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水平。2011年,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批复同意深圳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国家基因库。今年,9月22日,基因库在深圳开始运营。

      每个人在关键阶段的标本可以永久保存起来。从出生时的干细胞,到20岁时的免疫细胞,到30岁时的生殖细胞……国家基因库,就像我们的“生命银行”。此外,国家基因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重要意义。

      与美国、欧盟、日本其他三大世界级的基因库不同,中国国家基因库不仅仅是数据库,而是国际上现有的各类生物样本库、数据库、生物多样性库、疾病库等的综合升级版,可把它想象成这样一个载体:它是人类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海洋馆、微生物馆的集合。

      (《钱江晚报》9.23)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