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脸识别算法,这套系统能够通过模糊相片甚至被部分遮挡的图片来识别个体。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发的人脸识别系统的学习过程是自清晰图片再到模糊图片的递进过程,当机器学习完成后就可以识别分辨率不高的照片了。
对于模糊照片的识别研究,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苏光大也在寻求突破。苏光大的研究倾向于案件侦破工作。他介绍,人脸识别技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定位。在人脸重建之前,先选用人脸的高清图片,再将它处理为模糊图像,然后让系统测算出人眼和下巴的位置,实现三点的精确定位。
现在,苏光大已经将具有人脸重建的人脸识别软件“傻瓜化”。操作人员将需要识别的照片上传到识别软件,很快可得到复原图像,然后这个图像会在已知的人脸数据库中进行匹配。“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在全国5个公安厅局进行应用。”苏光大介绍说。
(《中国科学报》9.23 袁一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