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上蔡某些乡镇,冒充军人诈骗,蔚然成风。日前,河南省上蔡县公安局对113人发布通缉令,他们均涉冒充军人电信诈骗。近年来,上蔡县乃至驻马店的公安机关开展了一次又一次专项行动。
9月20日,太阳很好。孙连和(化名)撂下手中的活计,拍了拍手上的泥土。他正忙着收秋,院子门口铺着金黄的玉米,趁着中午的阳光翻晒。
半个月前,他还蛰伏在郑州市郊的一个窝棚内,过着“逃亡”生活。
孙连和是上蔡县崇礼乡孙庄村人。因涉嫌冒充军人进行电信诈骗被警方通缉。今年中秋节前投案自首,现在被取保候审。
上蔡是冒充军人电信诈骗犯罪的始发地和重灾区。近年来,从身着军服冒充军人诈骗到现在冒充军人电信诈骗,骗子们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
孙庄的历史
从崇礼乡,沿着水泥路向东北方向,走上2公里就到了孙庄村。一路上,除了乡村道路旁晒满的玉米,最惹眼的就是各种标语和通缉令。
孙庄村已经被“反军人诈骗”的标语贴得密不透风。进村的第一幅墙体标语就是“投案自首唯一出路”。电线杆上的展板标语100米一幅,“和谐社会人人受益、防范诈骗人人参与”、“打击冒充军人诈骗、全党动员全民参与”……
在距离孙连和家不到一百米的地方,贴着一幅有孙连和头像的通缉令。通缉令上显示“提供有价值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以上逃犯的,每名奖励现金3000元到5000元”。
崇礼乡党政办主任岳强告诉记者,“这里距离县城近40公里,没什么工矿企业,基本靠农业为主。”
他认为,贫穷,加上位于三地交界,以前法治环境差,位于“三不管”的地方,导致了一些贫穷但脑子灵光的人“想了歪点子”。
岳强说,最初的“歪点子”是涂改票面。上世纪70年代初,购买商品需要凭票,孙庄人就涂改票面价值,高价卖出。因为距离县城较远,买票的人无法去供销社验证票的真伪,导致上当。
这些涂改票面的人,被当地人称为“诈骗鼻祖”。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搞活,很多乡镇企业的业务员在推销自家商品时,都面临着门难进、脸难看的情况。但很快他们发现,因为部队和军人在老百姓心中有较高的公信力,如果称自己所在的企业为部队自办企业(当时部队还未禁绝办企业)时,往往被奉为座上宾。虽说当时纯粹是为了推销商品,与诈骗无关,但很多人从中尝到了甜头,比其他地域率先掌握此类诈骗的先机。
这个时候,一种被当地人称为“买卖法”的诈骗方式出现了。通常是骗子冒充军人去沿街店铺低价推销某种商品,说这个是军用物资,如何受欢迎,很多老板出于贪心以及对军人的信任,便全部买下,其实这些都是假冒伪劣商品,成本极低;假如商家不相信,骗子过几天就找人专门到这个商店去买这种商品,让商家觉得这种商品确实受青睐,一旦店家动心给钱订货,那么这个团伙便逃之夭夭。
1.0和2.0版本
一位熟悉当地诈骗历史的乡干部告诉记者,诈骗者之所以冒充军人诈骗,是因为部队和军人在老百姓心中有较高的公信力。因此,此类诈骗最核心的要素是让受害者相信他们是军人。围绕这一要素,骗术又分为1.0和2.0版本。
1.0版本主要是接触式诈骗。此类诈骗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及本世纪初较为流行。一般是2-3人组成一个团伙,穿上假军装走街串巷,寻找目标。除了此前提到的“买卖法”诈骗,还有一种是借谈生意时,掉包受害者的银行存折。
西党村农民党向田在十年前被骗过一次。他的父亲当时在县城卖化肥,一天,两个穿军装的人来到党向田家店里,自称是附近一个县里武装部的,武装部要搞一个种子基地,需要找固定的化肥供应商合作。
党向田父子热情接待了两个“军人”,还在县里最好的饭店请他们吃饭。饭桌上,两个“军人”说要看看党向田的资金实力,要求党向田的父亲去银行办一张存折,在银行卡上存不低于三万块钱,以显示现金流充足。
第二天,两名“军人”和党向田的父亲一同去了一家银行,党向田父亲办了一张存折,为了显示自己的资金实力,存了五万块钱。当天,两名“军人”和党向田父亲签了合同。之后,两名“军人”再没露面。党向田父亲事后去取存折上的钱,发现钱不见了。
岳强说,“这是假冒军人诈骗最初的诈骗形式,当时电信不发达,骗子穿着军装骗取信任。在受害人办存折的同时,骗子拿着提前复制的受害人假身份证,也办了一张存折,在受害人不注意的时候,调换了存折,一般受害人不会留意存折的编号。”
“近几年电信越来越发达,骗子不用穿军装,在家里打电话冒充军人诈骗。成本越来越低了。”岳强说,骗子的骗术也升级到了2.0版本。
一位办案民警说,通过电信诈骗也被称为非接触式诈骗。这类诈骗形成于近几年,由2-3人组成一个团伙,扮演不同角色,通过电话冒充军人,一般是先给受害人打电话,说自己是消防队的,或者武警部队的,有工程要承包,或者需要定一批军用物资。受害人同意后,就让受害人帮忙向另一商户买另一种物资。受害人应承后,另一商户就称,需要先付一笔定金。这时候,骗子就委托受害人先帮忙支付一下定金。受害人急于做成生意,就帮骗子付了定金。而这另一个商户其实是骗子的同伙。
重压之下
最近一个月来,崇礼乡党委书记张国跃每天都到孙庄村,组织逃犯家属开会,给村干部开会。
张国跃说,乡里制定了硬标准,“9月10日开始,假如哪个村新上网一例人员,村支书就地免职。”
通缉令发布后到现在,崇礼乡抓获以及劝投的犯罪嫌疑人有25名。
2015年12月,上蔡县公安局被河南省公安厅挂牌整治。今年3月24日,河南省综治办又对崇礼乡挂牌整治。8月20日,公安部领导到上蔡县视察指导打击整治工作,要求对崇礼乡等重点乡镇进行挂牌整治,并提出,明年初第三次全国打击诈骗犯罪推进会召开前,如果上蔡县整治冒充军人诈骗犯罪工作达不到两个90%的目标(即上网逃犯抓捕90%、新发案件下降90%),将对上蔡县实行挂牌整治。
崇礼乡党政办主任岳强说,“面对崇礼乡冒充军人电信诈骗严重的情况,乡党委和乡政府没有执法权,只能靠宣传营造一种气氛,让老百姓觉得诈骗是不对的,对犯罪分子人人喊打。”他透露,乡里一年的经费不到200万元,但花在反诈骗宣传上的经费超过50万元。
“我们也知道,全乡拉这些横幅,刷这些标语,贴这些通缉令其实很难看,会让人们觉得这是诈骗之乡,但我们自揭伤疤,为了赶快甩掉这个帽子。”岳强说。
孙庄村支书孙彦群不放弃每一次接近逃犯家属的机会,他自言火候要把握好,“去多了,别人烦,去少了,怕没效果。”
而五年后的通缉令,网上逃犯依然是113名。
“形势比以前更严峻了,村里正在服刑和服刑过的人员超过五十人。”孙彦群说,以前县里也打击,打击一结束,他们又开始露头了,“据我所知,村里有些没被网上通缉的,最近两个月都停手了,但这次风头一过呢?”
在孙庄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扶贫开发整体推进村。
岳强说,“为了治理孙庄村的局面,崇礼乡把今年唯一的扶贫推进村的指标给了孙庄村。”
孙庄村现在花40万元修了村里的水塘,建了村文化中心、篮球场,重新修了村委会,乡里还给村里配了洒水车。
在旁人眼中,对这个“比周边都有钱”的村进行扶贫帮扶,不能排除有安抚的意味。
(《新京报》9.26 安钟汝 曹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