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人
翻开《陶渊明集》,“酒”和“醉”字触处可见。梁昭明太子作《陶渊明集序》,谓渊明之嗜酒,为寄酒以忘情。他说:“陶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意为迹者也。”
渊明的旷达真率,在醺然陶然的意境中,更能洗尽胸中芥蒂,发挥物我两忘的自适之趣,他并不是故意要寄情于酒,酒和他真率的天性,有互相发挥的功能,酒成了他人生妙味的一部分。
他有时在无可奈何的遭际中,酒能帮助他化悲苦为欢欣,转矛盾为圆融。他的《责子》诗,先说五个儿子的不肖,结句云:“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以幽默笔调,道出了旷达的妙悟,他认清酒的功能,在“浊酒聊可恃”中,获得悠然自得之境。
他自挽五古云:“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又云:“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世事皆空,只有酒,还是他临死所倦倦难忘的。
渊明早年,未尝没有用世之心,他对世界一切,原有亲切的热爱,在世路多歧的丧乱时代,他仁者之心,也想立事功以救世。所以他在《拟古》诗中说:“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杂诗》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塞翮(hé)思远翥(zhù)。”
他二十余岁的时候,曾参镇北将军刘牢之幕,后又参建威将军刘敬宣幕,敬宣为牢之子。直到三十四岁始离军幕补彭泽令。
然而在“真风告退,大伪斯兴”的时代,无可发挥他的素志,觉得一切违背了他爱好自然的本性,尤其他的接受彭泽令,为了贫穷,为了物质而舍弃自己“不屑不洁”的素怀,其苦痛更甚于贫穷和饥饿。于是做了几十天的彭泽令,“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此一抉择,看似简单,其间不能说没有心理的交战,经过徘徊与仿徨。十年的经验,饱尝人世的失望和悲痛,他慨叹“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于是断然弃官归田,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渊明找到了他人生的“止泊”之所,他说:“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以躬耕来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他说:“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然而务农是贫苦的,有时且不得一饱。《乞食》一诗,写出他穷饿而至乞食。诗云:“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知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除了米粮以外,他所爱的酒,也多赖亲旧接济。《五柳先生传》云:“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又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值得注意的是“晏如也”三个字,他贫而乐,心安理得。《咏贫士》云:“岂不实辛苦,所嗅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物质的压迫,敌不过精神生活的愉悦,所以他说:“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他有一首极负盛名的《饮酒》诗,写他归隐生活的悠然自得,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与自然相融和,安恬无碍,已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诗人生活》紫禁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