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9月22日 星期四

    家长微信群这样用

    《 文摘报 》( 2016年09月22日   07 版)

        家长应拒绝以下类型

      讨好刷屏型

      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

      老师公布的消息,看到后,不需要回复,以免刷屏。

      老师说好,我跟一句,说不好,我也踩一下。

      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的内容,重要的信息很快就被淹没了。

      晚上10点之后还在群里发消息。

      晚上聊得太晚,会影响其他家长休息。

        炫富显摆型

      炫耀孩子的成绩。

      这种行为可能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及家长的心。

      晒各种旅游的照片。

      私人照片在朋友圈晒晒就可以了,发班级群会引起大家反感。

      时不时把孩子的作业或手工贴上来,请大家点赞,其实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

      优秀的孩子锋芒是遮挡不住的。低调的“才子”“才女”才最令人佩服,也最令老师喜爱。

        过度关注型

      每日不停地在群里询问孩子的情况。

      家长如此不相信孩子,孩子又如何树立自信?又如何能长大?

      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

      孩子成长的压力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太多人说话,也占用了老师和其他家长的时间。

        发布无关信息型

      集赞、投票、卖东西……统统发进班级群。

      你一定不希望别人指着你的孩子说:他妈妈经常在班级群发卖东西的信息。

      群里争吵型

      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小争执,家长在群里开战。

      家长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群里把矛盾公开,往往会把事态扩大。

      老师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不在群里点名批评学生,公布成绩、排名等信息,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如果发布学生的照片,尽量让所有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里。

      应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

      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群里与家长交流。

      试着在每一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几个字。

      (《人民日报》9.17)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