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9月20日 星期二

    成人体检标准“少儿不宜”

    《 文摘报 》( 2016年09月20日   02 版)

      孩子的验血报告单你会看吗?有没有发现超出了参考区间,有时医生说没事儿,有时要进一步检查。这又是为什么呢?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我国儿童验血指标参考值没有“儿童版”,报告单上的参考值是成人标准,孩子的病情得听医生结合临床做出诊断,自己别轻易下结论。

      常女士很郁闷,孩子9个月该打疫苗了,好不容易请了半天假却被医生拒之门外。海淀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告诉她,“您孩子的白细胞数高于参考值,可能有炎症,按规定我们不能打,过几天再来吧。”但另一家医院的儿科医生告诉她,“这个参考值是成年人的,儿童高点没事的。”一份检验报告单,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令常女士彻底蒙了。

      对此,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坦言,“有经验的大夫会根据参考区间并结合临床做出判断。但用这一点来要求所有儿科大夫不太现实”。

      由于我国没有儿童验血指标的参考区间,儿科检验报告单上显示的大多是成人参考区间。但对于一些特殊项目来说,直接用成人标准是与儿童的生长发育相悖的。此外,还有检验学、儿科学等教科书,国外研究成果等,再加上自主调整的标准,从全国儿童检验指标看起来,的确“参考”得有点乱。

      近年来,国家卫计委颁布了一系列成人临床常用检验指标的参考区间,但适用于儿童的相关标准仍是空白。

      明年初,儿童31项常规验血指标的参考标准研究将征集志愿者。参与项目的儿童只需抽取3ml~5ml静脉血,相当于做一次免费体检。儿童检验指标的参考区间出台后,会提高儿科疾病诊断的正确率,并且可以借此建立我国儿童健康状态的评估标准。

      (《北京日报》8.15 汪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