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美国本土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随后,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
然而,美国反恐战略从一开始就失当、失策,导致生活在此起彼伏的枪击案以及恐怖袭击阴影下的美国民众,从未拾回昔日的安全感。
滥用反恐 局面让人忧
“9.11”事件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拒绝向美国交出“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2001年10月,美国开始对阿富汗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大量平民成为受害者。
2003年3月,美国以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十多年来,数百万伊拉克民众或在战争中受伤,或无家可归,心中充满恐惧和绝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问题专家袁鹏认为,伊拉克战争对世界来说是场灾难,对美国来说也失大于得,是美国的一次重大战略失误。小布什政府滥用国际社会对反恐行动的支持,将反恐清单越拉越长,把反恐战争当作清除异己的工具。
伊拉克战争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找到,也没有证据显示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美国更没有因为这场战争变得更加安全。伊拉克却从此陷入了无休止的教派冲突、恐怖袭击和社会混乱的漩涡。
搅乱中东 盟友遭殃及
从2010年12月开始,“阿拉伯之春”席卷多个阿拉伯国家。扛着反恐大旗的美国,搅得中东地区陷入无休止的冲突。
近年来,“伊斯兰国”“基地”等极端组织不仅在中东肆虐,还在欧美国家制造了多起恐袭。2015年巴黎系列恐袭后,欧洲加强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但大量难民的到来,又激化了欧盟的内部矛盾。
社会治安挑战严峻、失业率上升、民粹主义势头上升,昔日美国的反恐盟友,如今尝到了自酿的苦果。
双重标准 反恐难奏效
“15年来的国际反恐形势总体效果不佳,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美国等西方国家仅从本国利益出发、反恐执行双重标准便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问题专家李伟这样说。
在华盛顿看来,对美国构成威胁的组织是恐怖组织,而只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的组织则不一定是;美国可以对它所界定的恐怖组织甚至某些国家行使武力,而其他国家则不行。
15年来,恐怖主义的组织形态和运作逻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而反恐也需要有思维方式的创新和技术手段的与时俱进。面对日益猖獗的恐怖组织,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反恐统一战线,采取系统性措施,从源头上铲除宗教极端势力滋生的土壤。而美式反恐政策注定是条死胡同。
(《新华每日电讯》9.12 李洁 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