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以更多同理心纾解“夕阳焦虑”

    《 文摘报 》( 2016年08月23日   02 版)

        老龄社会正加速向我们走来。面对“银发浪潮”,如何让夕阳生活更有品质,已经成为不少家庭的现实关切。

        福建退休老伯林益清,因患病只能吃小剂量药片,但市场上没有这样的型号,只能配老花镜和刀片用以切割药片;江西读者“钜子”,常会接触到领取遗属补助的老同志,他们为完善年审证明,多次往返补齐材料,极为不便;浙江读者“厚明”,陪年近八旬的父母外出游玩,因没办老年证,即便多次出示身份证,坐公交、逛公园、景点都没有优惠……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都成为实实在在的障碍。

        庄子云,“劳我以生,佚我以老”。现代社会,养老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清闲”。如何纾解老年人的“夕阳焦虑”,营造“即使老了,也可以拥有体面、尊严的生活”的社会认同?如何让他们既有安全感,也能找到存在感,通过发挥余热来展现人生价值?这也是世界各国在面临老龄社会时遇到的共同问题。从德国为老人推出护理保险,为员工照顾老人提供护理假,到澳大利亚为老人提供养老院、院舍照料和社区照料等分级服务,再到日本的“介护”护理,在“自立支援”的基础上让老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些发达国家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为我们推动老龄工作“向同时注重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每个人都将老去,“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正如河北保定读者门建新所言,“老年人为家庭操劳一生,为社会奉献一世,更需要得到家庭的关爱与陪伴,同样也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面对已经来临的老龄社会,我们必须在各方面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让“银发族”优雅而不失尊严地老去。

        (《人民日报》8.16 吕晓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