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笑到最后 笑得最好

    《 文摘报 》( 2016年08月23日   08 版)

        中国女排3比1胜塞尔维亚队 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

     

        8月21日上午,里约奥运会女排金牌争夺战落下帷幕。面对曾经在小组赛战胜过自己的塞尔维亚队,中国女排没有手软,以3比1的大比分战胜对手,时隔12年再次登上奥运之巅,主帅郎平也终于获得了自己执教生涯的首枚奥运金牌。

     

        “很为姑娘们骄傲,也感谢我的助理们,他们特别棒,特别辛苦,所有困难都是比赛一部分,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吧,笑到最后笑得最好。”郎平赛后说,“我们追求每一分,永远不放弃。我们的技术还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能够互相弥补,最终画一个圆。”

     

        对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郎平则表示:“不管我在不在,中国女排的精神需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殊死一搏

     

        两强相遇,互相几乎没有秘密可言,因此比赛伊始就是刺刀见红。此役,中国女排还是派上了朱婷、袁心玥、惠若琪、徐云丽等人的常规阵容。面对拥有米哈伊罗维奇这样“核武器”的塞尔维亚队,中国姑娘们并没有陷入此前小组赛0比3负于对手的阴影,开局就以力拼对手的状态率先“亮剑”,每一次得分、扣球、拦防,排球女将们都高声呐喊,试图用气势压倒对手。

     

        尽管在开局一度以5比9落后,但在郎平及时的暂停和调整下,朱婷的强力后排攻和徐云丽的背快球发挥了作用,加之惠若琪在后排的防守以及串联,中国队在首局中段将比分扳成11比13,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攻防中,中塞两队网上交锋多达6次,足见竞争激烈。

     

        两队一度陷入胶着,塞尔维亚凭借其强有力的扣球和整体拦防遏制了朱婷、张常宁的发挥,加之中国队首局进入状态较慢,自身失误较多,郎家军以19比25先输一局。

     

        第二局,郎平率先做出调整,换上丁霞和杨方旭,试图通过节奏变化打乱对方。中国女排以25比17将两队拉回了同一起跑线。

     

        至关重要的第三局,双方各自使出了看家本领,中国姑娘们以25比22艰难取胜。

     

        易边再战,被逼到悬崖边上的塞尔维亚队展开了殊死一搏,在双方打成7比7平后,中国女排队员的脸上反而展现出了重压之下的平静,在丁霞的调配之下,中国队多点开花,11比10领先后,塞尔维亚队不得不再次叫停比赛。一番酣战后,郎家军以25比23再胜一局,终于将这枚万众期待的金牌收入囊中。

     

        郎平堪比袁伟民

     

        在女排决赛前夕,不少人并不看好中国队能击败强大的塞尔维亚女排,这其中就包括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他的理由很简单,“我们的稳定性不好,起伏太大。”女排奇迹般地夺冠后,年近八旬的魏老认为这块金牌分量很重,“郎平创造了一个奇迹”。赛后,女排主帅郎平也特意跑上看台,跟魏纪中拥抱合影。

     

        魏纪中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天应该是中国女排来到里约之后打得最好的一场球。郎平的作用和当年袁伟民的作用差不多。为什么?袁伟民是培养运动员再用这些运动员,郎平也是培养了这些运动员,并且用这些运动员,而其他的教练只是用,并没有培养,区别就在这儿。

     

        他说,这批队员的整体都行。但是她们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比赛经验方面,除了个别运动员,其他的都还不成熟。她们很有希望,但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需要继续磨练。

     

        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蔡振华已连续两次现场观看中国女排的比赛。在中国女排拿下最后一分、夺得金牌的那一刻,蔡振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与身边的代表团其他成员击掌相庆。 

     

        在蔡振华看来,女排精神就是勇于拼搏、勇于奉献。“今天哪怕输了,中国女排也是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是胜者。”蔡振华说,“团结一心、相互信任,有点错误能够理解,然后重新开始,这才是集体项目现在最需要的。一个队伍把拳头拧成一股劲是有很多内涵的。中国女排做到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5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  

     

        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这一切,赋予女排精神鲜活、实在的内容,成为郎平的生命意志。

     

        网友眼中的女排精神

     

        “提到中国女排,就有落泪的感觉。”有网友这样评说。中国女排在里约再度夺冠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日益崇尚训练条件、奖金待遇的当下体坛,拼搏精神弥足珍贵、永不过时、必须弘扬。

     

        微信公众号“新华视点”说:中国女排是中国人心中不朽的传奇,寄托着一个民族有关拼搏与胜利的美好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5连冠,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中0:2落后于俄罗斯队之后,置之死地而后生,绝地反击,气势如虹,连扳3局夺得阔别20年的奥运会冠军。在里约,这支年轻的队伍磕磕绊绊,却越战越勇,绝不放弃,血战到底,淘汰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卫冕冠军巴西队,死磕强劲对手荷兰队。精神力量,一脉相传。

     

        网民“王青”说:“女排精神”并不是和输赢必然挂钩,而是代表着一种“不抛弃、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气神儿。今天,我们对金牌早已日趋看淡,也不苛求女排决赛一定要赢,而是期待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在社会各个层面传承下去,克服困难、打破困局、实现梦想。

     

        女排12名姑娘简介

     

        看着中国女排12名姑娘们登上了里约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或许你们对老将徐云丽、魏秋月、惠若琪以及新一代的“铁榔头”朱婷比较熟悉,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12名队员,记住她们的名字,她们为中国队时隔12年再度登顶奥运会贡献了力量,请给予她们每一个人掌声,她们配得上这样的荣誉。

     

        1号副攻袁心玥,重庆人,来自八一女排;2号主攻朱婷,河南人,来自河南女排;3号接应杨方旭,山东人,来自山东女排;6号接应龚翔宇,江苏人,来自江苏女排;7号二传魏秋月,天津人,来自天津女排;9号主攻/接应张常宁,江苏人,来自江苏女排;10号主攻刘晓彤,吉林人,来自北京女排;11号副攻徐云丽,福建人,来自福建女排;12号队长主攻惠若琪,辽宁人,来自江苏女排;15号自由人林莉,福建人,来自福建女排;16号二传丁霞,河北人,来自辽宁女排;17号副攻颜妮,辽宁人,来自辽宁女排。

     

        (《法制晚报》《新京报》《贵州都市报》8.21、8.22 张骜 田欣欣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