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

    政府治理中“层层加码”现象

    《 文摘报 》( 2016年08月18日   06 版)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分层级的“压力型体制”,这种体制的优势是执行效率高、动员能力强,事权、财权和干部任免权主要由上级部门主导,这就在实践中形成了“对上不对下”的分层级权力体制。

      分层级的压力传导体制,直接载体就是“层层加码”的工作方式,其负面后果就是导致了地方政府和部门短期行为盛行,难以充分考虑自身发展条件和工作基础,使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步在基层积累,环境污染、民生滞后、信访压力、数据造假等问题层出不穷。

      “对上不对下”的分层级权力体制还造成了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空转。使得许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指标的确定,依然缺乏下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的参与,缺乏充分深入的分析论证,使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流于形式。

      在自上而下的分层级“压力型体制”下,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指标成为评价各级组织和个人“政绩”的主要标准,并与地方财政增长和干部荣辱、升迁“挂钩”,形成一种异化扭曲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

      “层层加码”现象长期存在,甚至在一些部门和地区愈演愈烈,“对上不对下”的分层级权力体制是其制度根源,异化扭曲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是其逐步蔓延的主要原因,而缺乏有效监督和严格问责机制的制约是其不断扩展的关键因素。

      (《人民论坛》8.7 贠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