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劳动力成本过高并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说法,成为近期舆论争议的焦点。有观点将企业负担重归罪于普通职工的工资增长,认为工资应停止增长甚至降低。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中国劳动力成本问题研究》,指出:尽管劳动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工资的持续提升是合理的,企业政策要提高经营效率而非降低工资。
课题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长万海远指出:“企业盲目降薪很危险”。这不仅会降低居民的收入增长、进一步恶化收入分配差距并带来宏观经济的失衡,也会给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由于政府所得过高,挤压了企业所得,使得企业有一种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错觉。实质上企业税费偏高是导致企业负担过大的重要原因。
研究成果有一项是废除公积金制,万海远解释,在企业所有劳动力成本中,增长最快的是住房公积金和企业为职工代缴的住房租金。而根据企业调研数据,住房公积金主要是被高收入者所获得,低收入行业和普通职工却几乎不可能获得,由此带来进一步的分配不公。既然已经是高收入者,政府就无需再给他们提供额外的住房福利。在这一逆向分配制度下,当前住房公积金实际上是进一步扩大了本来就很高的收入差距水平。在近期内,我们建议要逐步降低住房公积金的征缴比例,并在长期达到最终取消的效果。
对于中等收入者,政府如果要保障他们的住房需求,则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比如家庭申请商业银行的住房贷款,政府则可以定向给住房困难家庭提供贴息贷款或补贴等,从而保障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
(《京华时报》8.14 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