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意明
七夕节俗,很早就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中用象征手法,批评了那些名不副实的统治者。而最早提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据考证是晋人傅玄的《拟天问》,其中有“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的文字。
七夕节俗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我国,每逢单月,月与日数字相重的日子往往是重大节日,如正月初一新年、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然而“七”是个神秘数字。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和中国本土文化都有重视“七”的内容。例如,上帝要求诺亚在方舟上带七公七母洁净的畜类和飞鸟。再如,我国,道家、儒家经典也很重视“七”。《周易·复卦》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即认为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是七日为一个周期,而生命的产生是阴阳互动的结果,这表现在人类社会就是夫妇关系的稳定。《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记载,女子以七为生长周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历史上,七夕节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首先,这是一种诗意的人生观。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夫妻长相厮守是人人期望的美好理想,但古人也会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迫于生计,游学行商、仕宦从军,加上交通不便,所以夫妻、恋人离别的情况经常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诗歌中“游子思妇”会成为一个重要母题的原因。其次,通过乞巧仪式,表现女性对劳动技艺的重视,古代社会男耕女织,妇工的手工技艺是家庭生活的必需。
历史上,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曾长期领先于西方,很长一段时期,不少劳动者在精益求精、心手合一的手工艺中,逐渐体悟生活的意义。这种蕴含于历史中的工匠精神,一方面是对所从事工作的尊重,另一方面还必须有手艺的存在。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又遇上大迁移时代,很多人抛妇别雏、背井离乡,通过节俗活动,提倡一种合理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其独特的文化含义。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