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苏媚
间隔年(Gap Year)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毕业之后、工作之前,所做的一次长期旅行,以使年轻人在步入社会前体验不同社会环境的生活方式。学生离开自己国家旅行,也适当做一些志愿者工作,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自我了解,从而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更好融入社会。
在国外旅行的这些年,我先后遇上几个正在走间隔年的中国背包客,很多走在路上的人,执行的是迟到的间隔年,以女性居多,准确地说,大多数是资深剩女,年龄在28岁以上,有些积蓄,英语口语尚可。她们勇敢地打开心和眼睛,等待生活展示画卷。
很多人都说,国内打工只够吃饭用的,根本攒不下来钱;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同意出去冒险;英语真的不行;签证好麻烦;社会竞争激烈,同学们都找工作,你一趟间隔年回来,就跟不上节奏,等等。以上各种理由,都是事实,但当你把事实当成障碍时,它就一定是你无法跨越的。障碍永远找不完,即使解决一个,还会再生一双。跨越障碍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内心有足够的驱动力。
网名叫“杭州的雪莉”有“血拼签证”的美称,她小时候去了孟加拉,从此就苦背英语,从一个理科生变成专业翻译——精通中东、非洲、高加索等地纷繁复杂的签证信息和口岸信息,她走过40多个国家,穿行于各个大使馆之间,把经历分享给年轻人。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过得很快,没有负担的时光非常短暂,有些事情,二三十岁的时候如果不勇敢地去做,四十岁的时候,社会关系已经深深扎好了根,你很有可能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再也无法动弹。在你还拥有一份年轻的放肆时,大胆地站起身来,离开旧有的秩序,旧有的空间,去亲眼看一看那个你所不知道的世界的另一边,这都将成为你永恒的财富。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