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四十年代,一批知识青年凭着一腔热血,投身八路军,克服重重困难,在敌人的枪炮声中,绘制出一幅幅军事地图,为抗战以及后来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近日,年近九旬的测绘专家崔世芳,向人们讲述了自己早年参加八路军,从事我军早期军事地图测绘的经历。
用高粱秆做笔杆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因为器材缺乏,技术力量也很薄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制图科(其前身是1940年10月太岳军区决死一纵队地图翻印小组)不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制图任务,同时还培养了一批测绘人才。与此同时,制图科也在不断壮大,1945年10月,从抗大六分校选调了5名具有大学、中学学历的青年知识分子到制图科工作,他们后来成为我国测绘事业的骨干力量。
战争年代地图的绘制和翻印工作,是在环境极其艰苦、条件十分简陋、时间相当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绘图用的小笔尖,解放区无法生产,要通过我党在大城市做秘密工作的同志,冒着风险去购置,因此数量非常有限,每人只能发几个,大家都很爱惜,把这些笔看成手中的武器。新笔尖有的不好用,老同志就耐心地帮助年轻同志修磨,使笔尖达到书写流利、线条光滑均匀的程度。
除了笔尖稀缺,解放区也没有笔杆,制图科的战士们就用高粱秆代替,长短粗细,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选好后,插上笔尖就能绘图了,高粱秆取之不尽,方便实用,很受同志们欢迎。
用简易仪器绘草图
制图科科长张国器曾为全科战士讲了一个例子:“抗日时,我们一支部队被敌人围困在一条河北岸的村子里,等待增援部队前去解救,增援部队赶到一看,被围困部队在河南岸的村子里,因河阻隔,延误了时间,被围困部队受到了损失。刘伯承发电报追查责任,原来是日本人绘制的地图有误。虽然没有追究制图人员的责任,但对制图人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亲自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4个纵队,约13万人,从山东临濮集至张秋镇的300余里地段上强渡黄河,突破了国民党的黄河防线,发起鲁西南战役,歼敌4个师部,9个半旅,6万余人,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刘邓首长来电勉励制图人员,军区为制图科荣立集体功,在冶陶的简易礼堂里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
此后,刘邓大军挥师南下,开辟新的战场,由于没有制图机构随军,作战地图不能及时保障,因此,军区首长决定,制图科一分为二,抽调人员随军南下,担负部队作战的地图保障任务。最后,张惠民副科长带领19人随军南下。
制图科原有45人,随刘邓大军南下有19人,又选调6位同志到18兵团工作,还有一部分回到原部队;于是,制图科只剩下了15人,无力完成华南地图的绘制任务。经军区首长批准,先后从北方大学和冀南军区妇女干部学校、军区军官教导团等单位抽调90余人。1947年底至1948年5月,华南地区1400多幅制图任务完成了大部分,剩余部分由后来华北军区司令部作训处制图科在庄上村完成。
手绘拼接全国大挂图
1948年6月,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遵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准备发起晋中战役,急需山西省汾阳、孝义、平遥、介休、祁县等14个县的1:5万的地形图,而且要求三天之内绘制完并印刷好送往前线。张国器紧急动员全体制图人员,将地图分割成小块,每人画一小块,然后拼接起来,突击一夜完成任务,送到石印厂印刷,按时将地图送往前线,保障部队作战急需。
1948年底,党中央、中央军委为了解和掌握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部署和指挥战略决战,急需全国大挂图,军委作战部将此项特急任务交给华北军区司令部作训处制图科。
崔世芳所在的制图科采取分工合作、流水作业的方法,经过3天3夜突击,完成了1:200万全国大型挂图108块图版的绘制任务,然后石印厂又奋战四昼夜,用三种颜色套印在36块漂白布上。最后在制图人员的指导下,由缝纫厂工人拼接缝成为整幅布质大型彩色挂图。军委领导对此图非常满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同志联名写信表扬制图科,并对制图科人员给予物质奖励。
(《北京晚报》7.13 张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