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今年上半年举行过两场有关匠人技艺、工匠精神的展览,一场是朵云轩的“江南百工”,长三角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一场是喜马拉雅美术馆的“敦煌生灵的歌”,石窟壁画、雕塑与敦煌艺术方面的展览。
这两场文化展览,给人最大的震撼就是琳琅满目、精美绝伦堪称艺术品的一件件生活器物。这可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名称说起。
文化遗产:工匠精神的过去
无论是敦煌艺术中的壁画、雕塑,还是江南织造的缂丝龙袍、龙泉青瓷、海派龙凤盘扣旗袍和朵云轩木刻水印,明明就是一种“物质”文化(孙机先生《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就介绍了中国文化“物质层面”的烟酒茶、服装、家具、文具等),却被称作“非物质”文化。这是一个颇有深意的表达。这些古代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之所以成为“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就在于这些器物物质形态背后的工匠,匠人们一代代薪火相传的技艺秘笈,历史文化中日积月累的传统与习俗。正是工匠精神的承载使其摆脱了简单的物质化存在,而成为一种文化。
被驱逐的工匠:精神的物化
在现代世界中,随着工业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匠人技艺、工匠精神逐渐“被驱赶”到博物馆,成为一种“小众的雅好”、受保护的传承人的“传统技艺”。
工匠精神的现代命运,是与我们近现代社会历史进程以及民族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经济、农业文明孕育出的手工技艺、作坊制作以及传承人制度,面对现代商品经济、商业文化,不能产业化,缺乏科学化的自我转化,因而在市场法则中逐渐被流水线、标准化的机器生产所替代。现代生活中传统技艺的失传、匠人精神的失落,与现代化工业化的历史发展有一定关系;但最为根本的是劳动与资本关系的颠覆、物质的财富化与货币化,器物上的工匠精神也被简单等同于金钱,精神被物化。
工匠劳动作为商品出售之后,没有人再去关心,物质的价值成为人的价值,而人的价值成为物质的价值。
因而,金钱在肯定工匠劳动之后,就将其抛弃,转而拥抱资本,转变为物质财富。然而,工匠精神的恢复是对劳动、劳动者世界的重新肯定与尊重,是对资本、资本世界的“否定”。
劳动与资本的和解,不仅是一个经济学、管理学的课题,更是一个文化课题。
工匠劳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被驱逐”,劳动被彻底物质化、动物化,从而背离了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对人自身价值的尊重,最直接、最感性的维度就是劳动;人与人之间的价值承认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共识,劳动价值是出发点,工匠精神是具体表达。
工匠精神的未来:新产品与旧器物
日本的金刚组、池坊花道、通园茶屋等千年老店,讲的最多的就是职人文化、匠人精神。金刚喜立为金刚组立下的家训一直传承至今:
(一)敬重神佛祖先;
(二)节制、专注本业;
(三)待人坦诚谦和;
(四)表里如一。
一位曾经在日本留学的师姐告诉我,日本女孩子嫁妆中会有一个做工考究的樟木柜子,用来放和服。可见,旧器物通过民族生活传统习俗的延续,在现代生活方式中也可以重新焕发新生命活力。
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相辅相成。无论是通过提升新产品的“品质”、塑造“新品牌”,还是旧器物的推陈出新、新瓶装旧酒,最为根本的还是要激活这些物品背后的“人的因素”。
(《社会科学报》6.23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