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07日 星期四

    《本草中国》缘何逆势而红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07日   03 版)

        中医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薪火相传,却在近现代被西医“边缘化”,面临着不被信任,甚至是“伪科学”的窘境。然而,在这种背景下,纪录片《本草中国》却逆势走红。不仅跻身综艺大片云集的周五黄金档,而且收视超过多档热门节目。片中对中医药的介绍以及唯美的拍摄方式,为世人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医药的窗口。

        对于中医,支持者和反对者一样庞大,妙手回春的案例和庸医误诊的案例不相上下,这为中医常识的普及制造了极大障碍。有鉴于此,《本草中国》旨在“把中医从误区的泥潭里拽出来,告诉大家中医药学本质是个怎么样的存在。”

        为了让观众尽快地融入纪录片,《本草中国》记录的药材大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注释绝不是繁复的“掉书袋”。

        一个橘子,在工匠手里轻轻地划三刀,手指稍一拨动,皮肉就分离了,呈现花瓣状;藏红花要早晨摘下,中午送去烘干,隔夜价格就会下降;陈皮需要反复晾晒,时间越长越好;剧毒的附子在精妙的炮制技法下能转化成“回阳救逆”的治病良药;天麻需要和蜜环菌与木材一同埋藏在地下共生才能发挥出最大药效。进山采天麻前,麻农要在山下吼山,这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由祖辈传下来。这体现的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本质上与任何一门手艺学问,并无二致。

        片中“80%的镜头讲述的是普通人跟中医药的故事,以及跟中医药相关的人对这个行业的付出、对这个行业的传承”。于悬崖峭壁之上寻找野生石斛,是雁荡山的绝壁采药人周朝义一家世代相传的绝技。铁皮石斛生长条件极其严苛,多出自海拔1500米以上的绝壁,采摘过程可以用“凶险”来形容。“我的师傅采石斛,石头掉下来,刚好砸在后脑勺上,当场死亡。”

        片中记述了浙江桐君堂老药工王良春最后一次制作红曲的过程。他戴着斗笠和蓑衣蹲在雨里等着红曲发酵,看着白色的籼米渐渐变为鲜红色,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雨过天晴,老人和小孩一起嬉戏的镜头无比柔软。红曲的加工早已步入机械化生产,如今工厂附近建起了中药博物馆,在馆方的邀请下,王良春捐出了他最后一次手工炮制红曲的工具。总导演干超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工具被放进展柜的那一刻,“玻璃盖子盖上时那‘哐’的一下,一个属于手工业的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家人旅居国外,自己留下打理400年老店的广州陈李济陈皮第11代后人陈永涓感触颇深:“可能对‘陈李济’那个名字感情太深,所以我就不愿意跟家人出去……很多人都这样说,陈李济的陈皮肯定有秘方,其实陈李济的陈皮,就是靠陈化,靠时间。”

        他们的故事,是手工制作与机械生产的对抗,更是药人价值观与现实的博弈。《本草中国》呈现每一味药材的探寻,以及与每一位医者药人的探访,只为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时间的沉淀积蓄着突破的力量!

        @青阅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