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05日 星期二

    民间投资增速下滑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05日   01 版)

      民间投资增速下滑问题成为现在最热点话题之一。究其原因,融资难、审批繁琐、成本高等问题的确是不利于民间投资的因素,但非根本原因,实体经济缺乏投资机会才是民间投资不积极的根本原因。

      对于那些反映融资难的企业,不妨追问一个问题,“如果给你发放100万或者1000万、一个亿贷款,你可以用来做什么?”对方的回答通常是支支吾吾、无法说出明确的市场前景良好的投资项目。这样的企业当然会贷款难,但更本质的情况是,它们缺乏好的、回报率可观的投资项目,所以才难以获得融资。

      实体经济缺乏投资机会的原因,大致分为三方面:一是,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使得投资机会缺乏。二是,房地产行业定位失当,造成大量储蓄资源“脱实向虚”,流向了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简单概括就是,民间投资下滑,是因为民营企业都去炒房子了。三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还有一个独特因素,那就是在与国有企业的竞争中常常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针对这三方面原因,经济政策应当对症下药。

      其一,针对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大环境,应坚定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逆周期调控。

      其二,针对资金“脱实向虚”问题,必须对房地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及时、果断地对房地产市场“再定位”。如果买套房子后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每年就能有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甚至更高的收益率,那么谁还愿意辛辛苦苦投资实业、创新研发、开拓市场?

      其三,针对民营企业在与国有企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问题,应继续深化、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如果国有企业在融资、户籍、土地审批等要素资源的获取上比民营企业具有先天优势,那么即便面对同样的市场机会,两者也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这对民营企业不公平;这也不利于国有企业走出襁褓,真正成长壮大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的现代企业。

      (《东方早报》6.21冯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