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6月25日 星期六

    “微菜场”叫好难叫座

    《 文摘报 》( 2016年06月25日   01 版)

      今天,你去哪儿买菜?上海市“菜篮子工程”的又一个大动作——“社会智慧微菜场”的建设正在加速。搭上互联网快车的“微菜场”正成为传统菜市场的有效补充。

        足不出社区就能买上菜

      在长宁路上的城宁花苑,下午4时刚过,谢阿姨来到2号楼内的生鲜提货柜前,刷卡后取出一袋子生鲜食品。“昨天晚上下单买的河鲫鱼,已经杀好了,回家洗洗就能红烧。”

      新闸路上的新福康里小区,刚下班的黄先生不急着回家,而是来到小区里的自动售菜机前,买了刀豆、青米苋和香蕉。

      一个和自动售卖机类似的售菜机,一个和自助快递取件箱相仿的生鲜提货柜,就可以让你足不出社区,买到生鲜食材。这一“互联网+菜篮子”的买菜新模式,将市民买菜的“最后一公里”缩短到了100米。这就是“社区智慧微菜场”。

      社区智慧微菜场的主要消费人群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外出不便的老年人;二是朝九晚六的上班族,“微菜场”的便捷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

      上海市的微菜场以自动售菜机、网订店取等模式为代表。前者将菜市场浓缩成自动售菜点,同时提供40多种生鲜食品。后者通过官网、手机APP、微信等多种途径为社区居民提供生鲜订购服务,每天配送至小区内的生鲜自助提货柜。

      目前,上海市社区智慧微菜场建设品牌主要有食行生鲜、强丰、厨易时代3家企业,覆盖全市除崇明县外15个区。

        补足传统菜市场的“缺位”

      “周边配套不齐全的小区,是我们布点的首选。”食行生鲜市场部总监高海峰说,社区智慧微菜场的定位是“传统菜市场的补充”。

      微菜场的出现也为整治“马路菜场”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马路菜场’为什么会出现?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周边缺少菜市场,居民没地方买菜。如果不把买菜的事情给解决了,就很难杜绝其出现。”静安寺街道的一位社区干部说。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无论是两角一斤的大白菜烂在地里没人要,还是七八块一斤的青菜让老百姓高呼吃不起,都是农产品供需失衡带来的伤害。社区智慧微菜场的产销对接、以销定产的模式,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从而平抑菜价。

      “我们在金山区有对接的农业合作社,有1000多亩蔬菜基地。”强丰总经理吴连强告诉记者,通过基地直采,绿叶菜售价可以比市场低10%左右。

      厨易时代总经理沈军伟则表示,基地直供是公司的发展方向,目前大部分蔬菜和水果都来自签约基地,少量依托于批发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价格不高于农贸市场”已经成为社区智慧微菜场的共识。即使是在夏淡、冬淡等蔬菜供应量减少、价格升高的季节,也能承诺上浮幅度小于市场平均水平。

        微菜场亲体验

      近日,记者亲身体验了强丰的自动售菜机和食行生鲜的网订店取。

      威海路上的强丰自动售菜机内有12种蔬菜、5种水果、3种禽蛋以及其他杂粮、调料、饮料在售。其中,青菜、洋葱、蒜苗、青椒每份只要2元,最贵的玉米10元两根,芦笋8元一把。这些商品都能透过玻璃看到实物,品相不错。记者使用微信支付后,顺利地拿到了商品。不过每份蔬菜的分量不多,不足一斤,三口之家需要多买几份才够。

      食行生鲜设立的微菜场则需要通过微信、APP或网站提前预订。记者登录其官网后看到,从蔬菜水果、鲜肉禽蛋、水产海鲜到速食冻品、粮油副食都能买到。记者选择了几件商品,第二天下午前往提货柜取货,只要输入密码或刷一下会员卡,就能拿到前一天晚上订购的商品。

      记者又逛了逛长宁路上的一家菜市场和家乐福大卖场,发现微菜场的价格确实比较低。

      传统菜市场和超市的生鲜产品可以挑挑拣拣,眼见为实,微菜场则“剥夺”了消费者挑选的权利,如果买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怎么办?对此,三家企业的负责人均表示,可以退换。“电话、微信、APP、网站都能投诉,只要拍一张照片过来,我们就能处理投诉。”

        扩容遇阻力

      尽管社区智慧微菜场给百姓生活带来方便,但要让它真正壮大起来,还有待时日。影响微菜场扩容的因素还不少,从选址难、进场难,到物流配送、税收政策,都有待解决。

      厨易时代总经理沈军伟告诉记者,想要在社区中放入一个占地面积少则三五平方米、多则二十平方米的微菜场,必须和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者都做好沟通。由于有些小区的业委会、物业本身存在矛盾,使得微菜场的推进过程放缓,甚至还有被迫退场的情况。

      此外,选址因素也对微菜场的推进过程颇多影响。虽然微菜场占地面积不大,但也要费一番功夫才能选到合适的场地。事实上,如果微菜场不能快速布点,将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记者了解到,目前建设微菜场的三家公司均未盈利,只有达到一定的经营规模,才能降低配送、采购、人员等成本。

      “我们每个自动售菜机的销量都不同,多的一天可以销售1000包,少的只有一两百包,所以部分点可以做到盈利,但大的账面上仍是投入多过产出。”强丰总经理吴运强表示,目前强丰在上海约有80个微菜场,发展到200个时才能达到盈利平衡点。厨易时代的情况也类似。“单个微菜场大多数是盈利的,但公司前期的运输车辆、厂房、人员配置都要投入很多资金。”

      有业内人士表示,生鲜行业投入大、利润薄,一旦发展速度跟不上,容易出现资金流断裂。

      (《新民晚报》6.19 张钰芸)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