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6月21日 星期二

    戒烟门诊名存实亡

    《 文摘报 》( 2016年06月21日   02 版)

      “戒烟门诊?早就关了!”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说,因戒烟门诊患者寥寥,单独设置科室浪费资源,已将其合并至呼吸科。这并不是成都“消失”的第一家戒烟门诊。

      2007年,国家疾控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成都、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试点戒烟门诊,但目前绝大多数戒烟门诊都因门庭冷落而陷入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设立之初还有一些关注度,但也就维持了半年左右,后来几乎一周才有一个来咨询的人。”多位曾坐诊戒烟门诊的主任医师表示,戒烟门诊只在开诊时维持了短暂的热闹,此后便鲜有人问津。

      医师周黎强分析认为,尽管当前不少烟民已有戒烟意识,但他们的热情非常短暂,甚至对药物戒烟心存怀疑。“药物戒烟一个疗程(3个月)6盒药要花费2000多元,且这笔费用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戒烟者往往会因此而放弃治疗。”周黎强说,虽说从长远来看,戒烟治疗远远少于吸烟的金钱投入,但很多人对吸烟危害的认知依旧不足,认为吸烟是一种行为习惯,花钱戒烟“太划不来”,对药物治疗较为排斥。有控烟人士表示,这一现象背后凸显的深层次难题,唯有从改变“大环境”入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本兼治。

      (《工人日报》6.14 李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