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6月16日 星期四

    择业与选科的标准

    《 文摘报 》( 2016年06月16日   03 版)

      □胡适

      如何选科和择业,简单的说,有两个标准:

      一、社会标准。社会上所需要的,最易发财的,最时髦的是什么?这便是社会标准。台湾大学钱校长(编者注:钱思亮)告诉我说,今年台大招生,投考学生中外文成绩好的都投考工学院,尤其是考电机工程、机械工程和特多,考文史的则很少,因为目前社会需要工程师,学成后容易得到职业而且待遇好。

      二、个人标准。所谓个人标准,就是兴趣、性情、天才近哪门学科,适于哪一行业。简单说,能干什么。

      社会需要工程师,学工程的固不忧失业,但个人性情志趣是否与工程相合?父母兄长爱人都希望你学工程,而你的性情志趣却近于诗词,小说,戏剧,文学,你如迁就父母兄长爱人之所好而去学工程,结果工程界里多了一个饭桶,国家社会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学家,不是可惜了吗?所以个人标准比社会标准重要。

      因为社会标准所需要的太多,中国人常说社会职业有三百六十行,这是以前的说法,现在何止三百六十行。社会上需要建筑工程师、水利工程师、电力工程师,也需要诗人、美术家、法学家、政治家,同时也需要做新式马桶的工人。能做新式马桶的,照样可以发财。一个人决不可能会做每行的事,顶多会二三行,普通都只能会一行的。在这种情形之下,试问是社会的标准重要?还是个人的标准重要?当然是个人的重要!

      我考取官费留美时,家兄特从东三省赶到上海为我送行,以家道中落,要我学铁路工程或矿冶工程,以期复兴家业,振兴国家实业。不要我学文学、哲学,也不要学做官的政治法律,说这是没有用的。

      我对路矿都不感兴趣,为免辜负兄长的期望,决定选读农科,想做科学的农业家,以农报国。进农学院第一学期,我在洗马、驾车、为包谷选种中很快过去。第二年,我增选了种果学,剪树、接种、浇水、捉虫,再接着给苹果分类。一次实习课上,我花了两小时半,只分类了二十个苹果,而且大部分是错的。晚上我对这种实习起了一种念头:我究竟是在干什么?中国连苹果种子都没有,我学它什么用处?自己的性情不相近,干吗学这个?这两个半钟头的苹果实习使我改行,于是,决定离开农科。

      这后我改学文科、学哲学、政治、经济、文学,在没有回国时,以前与朋友们讨论文学问题,引起了中国的文学革命运动,提倡白话,拿白话作文,作教育工具,这与农场经验没有关系,苹果学没有关系,是我那时的兴趣所在。最近研究《水经注》(地理学的东西),虽则我现在头发都白了,还不知道我究竟学什么?也许我以后还要学学水利工程亦未可知。

      可是我一生很快乐,因为我没有依社会需要的标准去学时髦。希望青年朋友们,接受我经验得来的这个教训,不要问父母爱人要你学什么。要问自已性情所近,这个标准很重要。

      (原载于《胡适言论集》甲编,华国出版社1953,原文有删节)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浪博客 6.13)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