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灿岬 余小波
杏林 医学或医术之誉称。《神仙传·董奉》:“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橘井 以喻良药之典。《神仙传·苏仙公》: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闻声而来。
青囊 为古代医家的书囊,喻指医书。唐代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仁术 喻指医术。《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
折肱 比喻良医。《左传·定公三十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九章》:“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
上池、窥垣 喻指医术高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常谨遇之,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和缓 喻指良医。医和、医缓,为春秋时秦国两个名医,后人常并称之为“和缓”。如晋挚虞《疾愈赋》曰:“讲和缓之余论,寻越人之遗方。”故以和缓喻良医。
悬壶 喻指行医。《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记载:“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见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后随翁去,学仙未竟,“遂能医疗众病,鞭挞百鬼。”
@中医经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