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6月09日 星期四

    笔杆子李洪林

    《 文摘报 》( 2016年06月09日   03 版)

        □章诗依

     

        1947年,李洪林从国民党特务眼皮子底下脱身奔赴延安,在徒步千里之后,最后一站90里路,走得特别快,虽然冬季白天很短,但太阳还没落山就到了延安。到达心中的圣地,李洪林难掩喜悦,他用一首五言诗表达心情:朝发甘谷驿,暮见宝塔山,辗转三千里,毕竟到延安。

     

        斗转星移。六十余年后,李洪林在人生长途上已跋涉了无数个千里,作为体制内的笔杆子,他回首一生,认为自己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时期的短暂光阴,才是自己作为笔杆子而不曾虚掷年华的岁月。

     

        1958年“大跃进”,李洪林也是坐在办公室里鼓气煽风的“理论家”之一。当时,他“最尖端”的作品,是1959年给《红旗》杂志写的一篇社论:《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文章的背景是,1958年,为了钢产量翻一番(从535万吨升为1070万吨),发动九千万人上山,砍光森林烧炭,砸了铁锅炼“钢”,庄稼熟了烂在地里没人收,还叫农民“放开肚皮吃饭”。这是一篇很多年后让李洪林想起来就心中有愧的文章。

     

        不过李洪林很快就在现实面前睁开了眼睛。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由李洪林负责编辑的《思想界动态》刊登了一篇武汉华中工学院学生张治水的一封长信,此信全面批评了“三面红旗”。李洪林被指控为“配合”彭德怀反对三面红旗,“向党进攻”。在经历了狂风暴雨般的批判后,他被“下放”到农村去“劳动锻炼”了。“下放”期间,李洪林亲眼看到了农民怎样在人民公社里痛苦地煎熬。他执笔写作了炭子冲大队的调查报告,如实地把惨状都写出来了,不料报告却引发了上面的震怒。李洪林的思想从此彷徨。

     

        直到1979年的理论务虚会上,李洪林做了题为《领袖与人民》的发言,提出“不是人民应当忠于领袖,而是领袖必须忠于人民”的观点,在党内引起强烈反响,这次发言直接促成了张志新的被平反。他写作的《我们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坚持什么样的党的领导》《信仰危机说明了什么》一系列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过,李洪林晚年坦诚,自己的文集谈不上有什么“理论”,因为所谈都是常识,并无创见,只不过别人尚未说出来的时候,自己把它说出来罢了。

     

        也在这一时期,李洪林写下了他最有名的《读书无禁区》一文,而正是这篇文章,重温之下,让人倍感当年体制内笔杆子的流风余韵。

     

        1979年春天,三联书店创办《读书》杂志,找李洪林约稿。他写了一篇《打破读书禁区》,引起编委们的兴趣,决定以其做《读书》杂志创刊号的开篇文章,并将文章标题改为更有力的《读书无禁区》。

     

        这篇文章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共鸣。“读书无禁区”五个字,从此成为《读书》杂志的旗帜。在许多论坛上,《读书无禁区》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在“水木清华”的一个读书论坛上,有人在原文后留下这样的感言:“我把琴盖合上,此曲已成绝唱。”

     

        @腾讯大家 6.6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