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6月09日 星期四

    土十条:“拒绝“烧钱”修复土地

    《 文摘报 》( 2016年06月09日   01 版)

        备受瞩目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上月底公布。一年多来,环保产业内预测“土十条”将带来数万亿元的治污投入落空。多名环保专家表示,“土十条”背后也揭示中国治污理念的转变,土壤治污是一个大治理的过程,强调风险控制,不会简单依赖投入巨资搞“大修复”。

        专家介绍,土壤污染防治并不等同于土壤修复,修复是要把土壤里面的污染物“拿出来”。“很烧钱,效果也未必有多好。很多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必要。”在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看来,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道理,如把一个地方修复到能继续当耕地使用,要花费10个亿,但在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充分沟通下,只花2000万就把整个村子搬走安置,土地退耕还林,这不是更好吗?

        土壤修复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说北京的大郊亭地块。投入总共达到了将近10亿元人民币。三年时间,在多家企业的共同参与下,这块污染场地基本修复完毕,排除了风险,建起了林立的高楼。但大郊亭地块的成功之处在于,这块土地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短期之内修复虽然耗资巨大,但是能够带来利润回报。但是,如果一个污染场地在很远的郊区,也没有人去,地价也不高,就不一定非得花大价钱把它修复了,可以先采取措施把它管控起来。

        “综合的风险管控重于末端的污染修复,这在常州外国语学校的风波中就可窥见一斑。”一位环评专家告诉记者,首先是土地利用的规划,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用地要求较高的学校、医院、住宅区远离污染程度较高或者污染风险较大的区域,能从源头上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新京报》6.6 刘伊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