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6月04日 星期六

    《凡·高书信全集》袒露大师内心

    《 文摘报 》( 2016年06月04日   06 版)
    凡′高《卧室》1888年

      近日,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独家引进出版的6卷本《凡·高书信全集》中文版在上海首发。全集汇集迄今最完整的凡·高信件、文献,是反映其艺术思想的集成性著作。

      “平静比任何药物都有效”

      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论调,对印象派并不看好,多数印象派画家还是穷光蛋,“在咖啡馆里度日,在廉价旅馆里过夜,日复一日地活着”。凡·高渐渐悲观地接受了贫穷、没名气的现状,1887年他在信中透露“有好多年彻底失去了开怀大笑的欲望”,被怀疑患上忧郁症的凡·高告诉家人,“不想成为忧郁症患者那种尖酸、病态、愤世嫉俗的人”。他相信,“假如我们了解一切,就会获得某种平静。尽量拥有这种平静,比药房出售的任何药物都有效。”

      1888年,凡·高向妹妹威莱米恩诉苦,“人生当中总是有些令人烦恼的宿命。许多画家因为绝望而死或发疯,或因为得不到任何人的爱而丧失了创造力。”他在信中写道,“我的一个朋友曾主张对付所有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其极度轻视。据我所知,常见的药草中并没有你所说的用来治疗忧郁的良药。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倒会喝大量劣质咖啡。”

      在精神压力的背后,或许是凡·高对所处艺术圈的绝望,他向妹妹倾诉:“我们如今生活在麻木不仁、糟糕透顶的绘画世界里。我总是为画家无法通过努力创作而变得富有感到遗憾。”

      不过,凡·高并没有被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打倒,“我越是变得丑陋、苍老、卑微、多病、贫穷,我越是希望画出绚丽、和谐、辉煌的色彩来为自己复仇。”他还告诉弟弟,“我不去琢磨自己是不是艺术家的问题,还不如去想想一片灰云散布的天空。”1899年,凡·高孤独地待在普罗旺斯的阿尔勒医院治疗癫痫症,但他在信中倒是透出几分平静,“我心里已经没剩下任何明显的欲望,我过去对精神病的惧怕和恐慌现在却大大减弱。”

        推崇巴尔扎克等名家

      经典作家作品是凡·高通信中的另一个关键词。他不遗余力地向弟弟妹妹推荐莫泊桑、巴尔扎克、惠特曼等名家,开出的一长串书单丝毫不逊于专业书评人。

      凡·高推崇巴尔扎克,他苦口婆心地跟弟弟说,“如果你觉得两卷本《幻灭》太长的话,那就先读读《高老头》吧,你一旦读过巴尔扎克,就会喜欢它胜过其他许多东西。”

      凡·高也喜欢作家莫泊桑,小说《漂亮朋友》开头恰好描述了巴黎夜空,以及街道上灯火通明的咖啡馆,他欣喜于这与他刚完成的咖啡馆画作题材不谋而合。1888年,凡·高在信中评点作家都德的《不朽者》,“写得很美,但却让人高兴不起来,它对生活大量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想起让·贝劳德所画的那些让人心情沉重的油画。”

      (《文汇报》5.28许■)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