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瑞信研究院发布的第6份全球财富报告《2015年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中产阶层去年的财富为7.3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与日本。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虽然仅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但按绝对值计算却是全球最多,达1.09亿人。
中产阶层也被称为中等收入群体。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出六个必须,比如必须完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强化人力成本等。这个群体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我国仍是一个金字塔形社会,只有走向橄榄形社会,才能解决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虽然上述报告显示,我国中产阶层高达1.09亿人,数量全球最多,但有人指出存在“被中产”“伪中产”。即使相关数据比较靠谱,中产阶层总量也仅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在50%甚至60%以上。可见,离橄榄形社会或者向发达国家看齐,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除了中产阶层规模小之外,中产阶层的财富也比较单一。据CHF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中产阶层的财富在房产上的配置比例高达79.5%。这说明,1.09亿人中绝大部分是因为购房迈入中产,那么,我们的中产阶层就比较脆弱,一旦房价下跌部分人就会“掉队”。
另外,由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还不健全,一次意外或者一场大病,也有可能让某些“中产”变成“低产”。而教育、住房等方面支出过高,以及缺乏安全、收益稳定的投资渠道,一方面阻碍了中产阶层的壮大,另一方面也让已经迈入中产阶层的部分人士生活很有压力,对财富保值增值很焦虑。
要想走向橄榄形社会,既要巩固中产阶层防止有人“掉队”、“返贫”,更要加快壮大中产阶层的队伍。政府向社会合理让利,企业向职工合理让利,应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从过去多年情况来看,社会财富过多流入政府与企业的口袋,是不利于壮大中产阶层的。
笔者建议,不妨研究制定“中产阶层壮大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也可以把收入分配改革等“打包”在内,为我国走向橄榄形社会进行全面部署和积极推动。
(《羊城晚报》5.19 冯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