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作家笔下的北京之夏

    《 文摘报 》( 2016年05月24日   08 版)
    老北京夏天的雨后

        北京的夏季很长,可说的事儿也多,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一过,差不多就算春尽夏来了。在常住或者旅居北京的那些著名作家的笔下,老北京的夏天有着独特而鲜明的意象,它是明亮而热烈的,也是悠闲而舒爽的,有浓荫,有蝉声,有荷影……有市井生活百态,更有说不尽的乡愁。

     

        四合院里消暑

     

        “那是一天下午,我卧在床上。窗帘垂着,廊下的苇帘也放着,窗外的浓荫,绿水般渗透到屋里来。微微的凉风,和着鸟声蝉声,都送到我耳中。我那时的神志,稍微的清醒一些,觉得屋里洁净无尘,清静得很。”冰心的小说《奇异的梦》中的这段情节显然与作者的四合院生活紧密相连。因为这里所记述的,夏日里窗前的廊子上挂苇帘,屋内凉爽、清静的环境,是四合院中午后大热天的典型情景。

     

        夏季消暑,四合院中的普通做法,是用冷布糊窗。冷布非布,是用单股细纱织成的纱布,用它来糊窗极为透风爽朗。四合院的门窗均为木制,夏天在大方格(或其他几何图案)窗上糊冷布,另有纸窗在内,有风时落下,无风时卷起,俗称“纱屉子”。雪白的东昌纸做的新卷窗,屋内洞然,清风徐来,并且便宜方便。屋门上挂竹帘子,讲究的挂珠帘子,借此望院中日影,带露水的花木。到了晚上,坐在黝黑的院中乘凉,室中灯下人影朦胧,极富诗意。竹帘带给人的感觉,是住过四合院的人们所无法忘却的。

     

        石榴树与大缸红鱼

     

        老北京人常常喜欢在院子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大小鱼缸。这当然是指富贵人家的宅门。对于小户人家来说,也许只有一盆,或放在院当中,或置于进门的影壁后,鱼缸细者为瓷质,粗者为瓦质。上等的宅门有专门的鱼把式。

     

        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写到这些鱼缸时,笔调格外生动:“这几片荷叶动了,一定有鱼儿游过。漂浮水面的荷叶上面一个个小水珠大似墨绿苍穹上许许多多翠绿的明月,在荷叶的浓荫下色调更深了。近边漂浮的青苔使绿水泛黄,而碧空倒映在盆中又使此水变成了宝蓝色。”

     

        嗜养鱼者,起码要备五六个鱼缸,为分种、甩子、育雏、蓄水、倒缸之用。清晨“打鱼虫”、“喂鱼虫”,午间苫苇箔,晚间撤粪秽,隔日换水“倒缸”,竟日光阴,消磨于鱼,长夏过矣。

     

        和鱼缸一起摆在院子里的,便是石榴。石榴多子,而多子多福正是世代中国人的理想,北京人当然也不例外。所以,过去的四合院中,少则一两盆,多则数十盆,摆在庭院,景色壮观。

     

        老北京人在自家院子里养花,也像他们布置自己的住房一样,寄托着一种追求吉祥圆满富贵的愿望。这不仅可以使一年四季中,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而且海棠与梨花象征着棠棣(兄弟)之间的和睦;石榴花用自己的鲜红翠绿点缀庭院的富贵气氛之外,还寓意着多子多福;而满院的枣树之“早”,更表达了对富贵追求的迫切心情。葡萄既可观赏,也能遮阴,还有果实可吃,一举三得。

     

        歌声与花香

     

        晚饭已经吃过,家伙收拾好,搬个小板凳坐在当院,芭蕉扇有意无意地扇着,沏壶小叶茶慢慢地喝着,邻人之间开始拉开了家常。最迷人的北平夏夜就这样来了。

     

        此时,屋里的灯关着,屋檐下,黑暗中,飘来草茉莉、夜来香的香气。更有盲目艺人或随师歌女,两三成行,弹弦敲鼓,串巷卖唱。有意者,可将其请进院来,商量好价钱,随即开唱。常常是几吊铜板,就能唱彻午夜。所唱多为单弦牌子曲、竹板书、鹦哥调、南城调等,冰弦幽韵,入耳清越,暑热顿消。张恨水的小说《夜深沉》写的正是这些走街串巷的盲艺人的故事,成为京味市井小说的佳作。

     

        入夜,当四合院里的人们正在熟睡之际,不知不觉中,阵阵乌云压上房顶,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眼前犹忽一亮,紧接着是一声“咔啦”巨响,一个炸雷在天上爆响。顷刻间,瓢泼一样的大雨从天而降。在北京,热到六月中旬,“分龙兵”之际,往往都会骤降大雨,且“狂风暴雨不终朝”。不过,大雨常常带来凉爽,热气顿消,下半夜,人们就睡得非常酣畅了。窗外,淅沥的檐漏声,夹着如注的雨水而来的凉风,伴随着冒雨击敲的更锣声,干枯、沉滞。

     

        有时淫雨连绵历时数日不停,或降而复止,止而复降。此时虽无暑热,但因无法出屋,反觉无聊。如果心境好,且有闲空,不妨搬把躺椅放在廊下,并泡一壶茶放在脚边,来一番“一夜听夏雨”的特殊经历。静听四周的雨声,不禁想起人生旅途上的凄风苦雨,任思绪自由驰骋。纵然是忽而将至的雷阵雨,听来也别有趣味,“已止还复作,泻檐声更长”。

     

        雨后,院子里的砖地湿漉漉,黄泥地烂得像芝麻酱。檐口上、枝梢头,还不时滴下水珠。蜗牛爬上台阶,甚至爬上墙头,成为阴雨天最大的受益者。

     

        这就是老北京四合院的夏天生活,安静、舒适、自由自在。如今,对于大多数北京人来说,都像梦一样远去了。

     

        (《北京晚报》5.16 高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