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5月19日 星期四

    杨在葆:81岁仍是“硬汉”

    《 文摘报 》( 2016年05月19日   03 版)
    杨在葆

        自从1998年拍摄了电影《昨日的承诺》后,“银幕第一硬汉”杨在葆除了几部电视剧作品,在电影银幕上再也没有露过脸。很多人好奇他为什么后来就没有再继续拍电影,老人解释道,“其实我做梦都想演戏,但是我不知道要拍些什么?很多人来找我拍电影,但是这些角色都不是我想要拍的,如果违背自己的本心来接拍这些电影,这不是我做电影的初衷。”

     

        拍电影不为钱

     

        在现在演员片酬动辄上千万的今天,杨在葆说,自己当年拍摄的这些电影虽然红极一时,却没有任何片酬,有时自己还得搭钱进去。

     

        电影《红日》中他扮演连长石东根,他是被抽调过去拍的,“不但没有工资,自己还得自带行李、粮票和钱。晚上就跟剧组的人睡在地上。”他除了拍戏外,还要承担搬道具和扛枪的苦力活。杨在葆印象中自己当时食量大,但是没有肉吃,每餐只能吃一斤窝窝头,有一次实在太饿,就到边上的庄稼地里钓青蛙,回来煮熟后给剧组每人分几个,算是改善伙食。直到拍摄《代理市长》,杨在葆才拿到第一笔钱,3000多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少的钱,他借此给家里买了一台18寸彩色电视机。

     

        对于金钱,杨在葆看得不重,他现在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退休职工,每个月有6000多元的退休费。他最爱吃的还是窝窝头和烤地瓜。平常家里来了客人,就在楼下的一个食堂请客,12元一位。他不喝酒,烟也已经戒了20年,现在到处劝别人戒烟。“我就是粗茶淡饭,吃饭聚餐太耽误时间,还不如坐下来喝茶。”杨在葆这样阐释自己的养生之道。

     

        书法跟演戏一样,靠悟

     

        杨在葆现在的另一个重要身份就是书法家,在很多公众场合出现时,演员的身份已经在淡化,书法家的身份越来越被大家认识。

     

        他从小就学习毛笔字,但真正开始认真练字,是从60岁退休以后。他临过很多名家的贴,尤其喜欢历史上草书大师王铎、怀素、米芾等人的作品。他喜欢跟人交流,研究技法,坚持认为练书法跟演电影一样,“是不能教会的,需要自己去悟。”

     

        20年的书法功力,杨在葆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书法讲究的是“提按”,是“按中有提,提中有按。”他举一个例子,“就好像手中拿着一个吸铁石,对着桌面上的铁砂子,太近了,砂子一下子都被吸起了,太远则没有效果,用笔的奥妙就是让吸铁石保持合适的距离,让铁砂子保持在即将被吸起的状态,随心所欲,这就是八方出风的奥妙!这跟演戏一样,演员要在规定的情景之中生活,如果你老想着别人在看你,你一定演不好。”

     

        人生几多磨难

     

        面对着眼前坐着的八旬老人的侃侃而谈,记者有一种错觉,仿佛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在这个老人身上留下任何的创伤,但事实并非如此。

     

        杨在葆一岁多的时候,父亲因为脑溢血去世;1971年,他被诬陷为“现行反革命”,关押了整整4年3个月14天。出狱后,不离不弃的前妻夏启英得了尿毒症,最终不治身亡。1996年,他的儿子杨冶天也得了尿毒症,每周需要作透析一到三次,并且常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幸运的是,凭着老杨家遗传的顽强乐观的精神,儿子冶天硬是创造了不少医学奇迹,现在依然活得很自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现在的杨在葆,认为自己依然年轻,他笑称自己是一个“80后”的大龄青年,对于新事物和社会潮流依然保持敏锐,是最早玩微信的一批人,这都归功于有一个好的身体,现在最大的感受是时间不够用,“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到了晚年,我躺在床上时,老在想,什么时候能尽快天亮,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北京晚报》5.11 王金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