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各种“天才光环”加身的僧侣们是如何生活的?盛名之下的这座寺庙发生了什么变化?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深入龙泉寺一探究竟。
位于北京西山凤凰岭的龙泉寺给人印象深刻:没有金碧辉煌的大殿,也没有高大的佛像,但拥有宽广明亮的现代化图书馆。寺庙的法师有不少来自于清华、北大,在网上,这里被称为“北大清华分校”。
接待记者采访也是修行
动漫中心的办公室里有一间雅致的茶室,几位贤字辈的法师已经早早在这里等我了,他们是主管工程部的贤然法师、图书馆馆长贤才法师和主管动漫中心的贤帆法师。
这几位法师在龙泉寺可以说身居“要职”,属于执事法师。龙泉寺实行新型寺院管理模式,有负责建设的工程部,负责教育的教化部,负责对外传播的弘宣部,负责技术支持的信息中心,负责动漫制作的动漫中心……把传统寺院的管理跟现代社会的运作结合起来,是方丈学诚法师的创新。
几位法师盘膝席地而坐,谈吐从容,目光清澈,态度诚恳。他们表示,事先已经仔细研究了我发过来的问题,并对所有的问题进行了分工,提前各自准备,希望可以给我最满意的回答。
我知道龙泉寺的执事法师们经常接受采访,如此谦虚谨慎的态度还是让我吃了一惊。贤然法师解释说:“采访,对您来说是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修行。学诚法师说过,修行不仅仅是打坐、念经、冥想,任何事情都是修行,比如搬砖,或者工作,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是锻炼自己、进行修行的一部分。”他表示,接待采访,配合我的工作,就要尽责地把事情做好,“让别人欢喜,是一种慈悲。”于是,话题便从“修行”开始了。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龙泉寺的僧人们做事高调,重视宣传,更不介意抛头露面,和传统中的高僧隐居深山、青灯古佛相伴的形象相去甚远。去年,龙泉寺动漫中心出版贤二漫画书《烦恼都是自找的》,几十位执事法师下山,到全国多个城市宣传签售,成为出版界的一件盛事。当时,贤帆法师和贤书法师作为贤二漫画书的原创作者在西单图书大厦签售,而贤然法师到天津推广,吸引了很多粉丝前来助阵。
“高僧都是世外隐修,青灯伴古佛,这种概念很多人都是从武侠小说中得到的。而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和世间的法是不同的,但不接触世间人心,怎么能知道自己真实的内心是什么状态呢?”贤然法师微笑反问。
高学历精英追随学诚法师
言谈间,几位法师频频谈起方丈学诚法师,言必称“师父”、“大和尚”,语气中充满敬仰。学诚法师对于龙泉寺,仿佛是灵魂般的人物,“他可以说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图书馆馆长贤才法师说。
贤才法师坦言,他就是追随着学诚法师出家的,可以说是学诚法师的超级粉丝。9年前,他还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在西安法门寺的法会上第一次见到学诚法师,“一下子就被他的精神气质吸引住了,祥和、庄严、洒脱,充满了一个修行者的魅力。”
因为家庭的原因,贤才法师从初中就接触佛学,见到学诚法师之后更坚定了出家的信心,2007年他来到龙泉寺,而那时的龙泉寺刚重建不久,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寺庙。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小寺庙,却吸引了那么多高学历的精英人才,这是无数人心中的一个谜团,看看僧团名单中的履历,足以让人瞠目:禅兴法师,清华大学流体力学博士;贤威法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生;贤启法师,清华大学核能和热能物理博士;贤庆法师,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最初,很多人像我一样是奔着学诚法师来的,想做哪一种人,就要靠近哪一种人,逐渐形成了志同道合的氛围,这就像是一种同类气场,吸引着更多有着相似想法的人来,环境好,道风好,自然有吸引力。”贤才法师用了一句佛教术语来解释:“这就是因缘法吧。”
学诚法师并不认为高学历人才出家是消极避世,他表示:“现代佛教需要更多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参与,大家在这里通力协作,服务于社会,并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是更有进取心和责任心的体现。”
外界一度传言龙泉寺只收高学历的出家人,这是一个谣言。“这里有博士、教授,也有初中毕业生,学历不是标准,大家都要经过各种锻炼,层层考察,才能成为一个出家人。”贤才法师说。
出家是为摆脱欲望的困扰
很多法师出家前都是从义工做起的,无论学历高低。寺庙内的生活单调而清苦,按照严格的作息,每天4点钟起床,4点半开始早课,白天在不同的部门学习、劳动、工作,晚上4点半开始晚课,晚饭后是佛学课程,9点半准时熄灯睡觉。宿舍最小的是4人间,上下铺,多的十几个人一间。没有节假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从义工到准净人、净人,然后剃度成为沙弥,最后受戒成为比丘,一般要经过几年时间,长的三四年,最短也要一两年,这期间,寺院会对每个人从人品、道德、修养等身心各方面进行考察,双方都觉得合适,机缘成熟,才能成为一个出家人。”贤才法师表示,学历一直都不是考察的重点,有些人无法通过考察,而有些人无法适应寺院清苦的生活,自己选择离开。
外界传言,龙泉寺实行的是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制度”,贤然法师表示确实如此,然而这种需求是极其简单的生活需求,比如吃、住等,没有生活费和私人财产,“即使有东西也没地方放,因为每个人只有半个柜子的储物空间。”
“东西只有坏了才会去领新的,每个人一年四季就是两身杏黄色的僧袍,冬天会在里面套厚毛衣,夏天套个T恤。”很多人的袜子是补了又补的,实在不能穿才扔掉。
然而如此清贫的生活,贤然法师却说他觉得很快乐,和大学毕业就出家的很多僧人不同,贤然法师自称“半路出家”。他一口京腔,目光敏锐,出家前在北京开了一所书院,“那时候,赚到钱也觉得不快乐,因为想赚更多,每天早上一起床,关心的就是油价上涨,股票下跌,合同能不能签……”
后来,学诚法师的一句话把他点醒,“师父说,你需要水的时候就拧开自来水的龙头,有水就可以了,你不需要修一个水库。我忽然明白,大家忙着投资、升值,积累财富,就是在修水库,其实一个人真正需要多少呢?”
贤然法师说,出家并不都是做苦行僧,“摆脱金钱物质等欲望的困扰,才能专注于利他的事业,更多的时间精力服务众生。”是一种非常令人向往的生命状态。
发布微博用十二种语言
传说中的龙泉寺,是一座用数字技术全面武装的高科技寺庙,真实情况如何呢?其实并没有那么玄。“动漫中心确实有WiFi,那是工作需要,寺里大多数地方是没有的,除了一些执事法师需要用手机和外界联系,大多数僧人也不用手机。”贤然法师告诉我。
但是,说龙泉寺是一座拥有互联网思维的寺庙也并不为过,在微信、微博、豆瓣、QQ空间和微信群、QQ群上,龙泉寺是非常活跃的。这些网络工具发挥不同功能:义工报名、出家联谊、网络学佛、法会事务……群中基本上为寺中居士,再配一名法师督导。龙泉寺的技术组和弘宣部还运营着龙泉之声网站、数字图书馆等,动漫中心甚至还有展现龙泉寺全景的VR。
学诚法师有自己的微博,粉丝有30多万人,每天早上5点左右,是学诚法师固定回复网友们提问的时间,再忙他也要在网上和网友对话。网友们问的大多是自己的各种困惑与烦恼,涉及家庭、职场、学业、情感、心理等各个方面,学诚法师的回复言简意赅,引人思考。
外界盛传的龙泉寺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其实并不是龙泉寺自己研发的,“我们是引进了一套专业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这样日常维护和升级都有保障,目前我们藏书大约10余万册,包括很多国家图书馆没有的佛学书籍。图书馆对外开放,附近居民可以来阅览,一些佛学研究者有需要的书我们也会全力帮助。”贤才法师表示。
弟子们都知道,学诚法师有句名言:“佛教是古老的,佛教徒是现代的。”他想用互联网高科技打造的,是一个“新型道场”,让佛法能更好地被现代人所了解。“其实,无论科技、动漫、网络技术,都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服务众生。”贤才法师说。
(《北京晚报》5.9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