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近日说,天文学决定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与人类的生存,成为中国文化之源。
“龙的传人”之“龙”,并非传说中的奇异动物,而是每日从人们头上掠过的星象。通过对“龙”等星象的观测,中华先人完成了时空定位,踏上数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征程。
“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浩淼太空群星灿烂,其中的北极、北斗和位于太阳视运动轨迹(黄道)及天球赤道一带的28个星座,即二十八宿,为先人观测天文、确定农业时间,提供了理想坐标。
中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仰望星空,人们会发现以北极为轴,天旋地转。为便于观测,先人将二十八宿分成四份,按方位名之为“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北宫玄武”“南宫朱雀”,它们与北斗“拴系”,再与北极对应,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天运行,成为观象授时的坐标体系。
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这时春回大地,要开始农忙了。
可是,“龙抬头”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不知其意。
龙抬头就是黄昏太阳西没的时候,龙星东升于地平线上。它告诉人们万物复苏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时间。“龙抬头”如果发生在农历一月底或二月初,应该是距今三千年前后的天象,后来人们以农历二月初二固定了这个节。
龙星即东宫苍龙,由角、亢、氐、房、心、尾、箕7个星宿组成,龙抬头即角宿升起,此后,龙星诸宿渐次昏见星空。
龙星的运行位置向人们提示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天作物生长,龙星舒展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收获,龙星于西方坠落;冬天万物闭藏,龙星潜伏于地平线下;春天农耕开始,龙星从东方再次“抬头”。如此周而复始。
正是因为龙星对确定农业时间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它成为统治者最重要的观测对象。这样,统治者就和“龙”建立了必然联系,产生了“真龙天子”这样一种认识,这对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轰动世界的西水坡星象图
1987年,中国传统龙年即将来临之际,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出土了65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早期3组蚌塑龙虎图案。其中,45号墓的墓主人东西两侧,各布有蚌壳摆塑的一龙一虎,墓主人北侧布有蚌塑三角形图案,图案东侧横置两根人的胫骨。
蚌塑三角图案和两根人胫骨毫无疑问是北斗的图像!墓主人东侧蚌塑之龙即东宫苍龙,西侧蚌塑之虎即西宫白虎,胫骨为斗杓,会于龙首;蚌塑三角图案为斗魁,枕于西方。全部构图与真实天象完全吻合。
二十八宿是否起源于中国,从19世纪初便有争论。西水坡考古发现与相关论证,为这场漫长的争论给出答案,也对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中华文明西来说形成反驳。
甲骨文、金文中的“龙”字所象何形?说它取象于某一种动物,可在真实世界中这种动物并不存在。研究东宫苍龙七宿星图,发现如果以房宿距星作为连接点而把七宿诸星依次连缀,无论选什么样的连缀方式,其所呈现的形象都与卜辞及金文“龙”字的形象完全相同。
原来,“龙”字本身就是一幅星图!龙的世俗形象,也可以说它的艺术形象乃是多种形象逐渐杂糅的综合体,而它原始的真实形象则来源于星象!
(《瞭望新闻周刊》2016年18期 王军)